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7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7.246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背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替人說合買賣交易時,私自扣下的手續費。《金瓶梅》第三三回:「誰知伯爵背地與何兒砸殺了,只四百二十兩銀子,打了三十兩背工。」也作「後手」、「夾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杈刺取泥中魚鱉。《集韻.入聲.陌韻》:「簎,杈刺取魚鱉也。」《周禮.天.鱉人》:「鱉人掌取互物,以時簎魚鱉龜蜃凡貍物。」
棠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時召伯巡行南國,曾在棠樹下聽訟理事。召公死後,後人愛其樹不忍翦伐。見《史記.卷三四.燕召公世家》。後以棠陰譽稱去職吏的政績。唐.劉長卿〈餘乾夜宴奉餞前蘇州韋使君新除婺州〉詩:「幸容棲託分,猶戀舊棠陰。」
報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舊時科舉考試,考取後或得、升時通告親友的報告單。《兒女英雄傳》第三五回:「他得了這個名條,連忙把公子的姓名,寫在報單上。」也作「報條」、「報子」。
題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清時,凡有關軍事、錢糧、地方民務等大小公事,由員用印具題,送通政司轉交內閣入奏的文書。與奏本不同。《紅樓夢》第一八回:「賈政方略心意寬暢,又請賈母等到園中,色色斟酌,點綴妥當,再無一些遺漏不當之處了,於是賈政方擇日題本。」
連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聯合簽名。《三國演義》第一三回:「李樂、韓暹又連名保奏無徒、部曲、巫醫、走卒二百餘名,並為校尉、御史等。」
堂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清代各部堂所發的告示,以便曉諭眾人。
2.當堂的判詞或命令。如:「這案件棘手,經法堂諭開釋,總算告一個段落。」
破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制,州縣催徵賦稅物已達九成以上者,稱為「破分」。此時各級主司不再催徵,戶部也不再過問。宋.朱熹〈戊申封事〉:「而曷嘗聞其能用此錢以易胡人之首,如太祖皇帝之言哉!徒使版曹經費闕乏日甚,督趣日峻,以至廢去祖宗以來破分良法,而必以十分登足為限。」
堂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唐代宰相所用的印。唐.王建〈送裴相公上太原〉詩:「還攜堂印向并州,將相兼權是武侯。」唐.韓愈〈次潼關上都統相公〉詩:「暫辭堂印執兵權,盡管諸軍破賊年。」
聽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衙以卯刻鳴鼓召集僚屬,故稱赴所以伺候上為「聽鼓」。唐.李商隱〈無題〉:「嗟余聽鼓應去,走馬蘭臺類斷蓬。」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