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5.72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民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住家、住戶。宋.宋祁《益方物略記》:「右榿:亦得所宜,民家蒔之,不三年,村可倍常。」《三國演義》第一六回:「時夏侯惇所領青州之兵,乘勢下鄉,劫掠民家。」
2.中國少數民族之一。屬西南僰撣族系。分布於大陸地區雲南中迤西偏北的大理、劍川一帶。大致以農耕為主要生計。也稱為「白族」。
達拉斯(Dalla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蒙古地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肚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交情、知心。《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尚讓與小人有肚皮,咱密地招之,令他先叛;然後謀取葛從周。」《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上》:「吐蕃心裡疑沙陀與回鶻有肚皮,要將沙陀族遷徙去河外居住。」
鐃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曲名。是漢代的武樂,用於軍旅之中,以壯軍威、揚士氣的凱歌。鐃,形狀似鈴無舌,有柄可執,是一種銅製的打擊樂器,配合蕭、笳、笛、鼓,故稱鐃歌。鐃歌的名稱,起於東漢明帝時。《續漢書志.第五.禮儀志中》:「其每朔,……元年歲首也。」劉昭注引蔡邕〈禮樂志〉曰:「漢樂四品:……其短簫、鐃歌,軍樂也。其傳曰『黃帝、歧伯所作,以建威揚德,風勸士』也。蓋《周官》所謂『王大捷則令凱樂,軍大獻則令凱歌』也。」今存漢鐃歌十八曲,即〈朱鷺〉、〈思悲翁〉、〈艾如張〉、〈上之回〉、〈擁離〉、〈戰城南〉、〈巫山高〉、〈上陵〉、〈將進酒〉、〈君馬黃〉、〈芳樹〉、〈有所思〉、〈雉子斑〉、〈聖人出〉、〈上邪〉、〈臨高臺〉、〈遠如期〉、〈石榴〉。
摩爾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居住在非洲北的民族。為巴利人及阿拉伯人的混合種,曾渡過直布羅陀海峽征服西班牙,形成中世紀的摩爾文化。西元一二三八年建格拉那達王朝,一四九二年又被新興的西班牙所滅,於是族人移居北非阿爾及耳、突尼斯、摩洛哥等地。初信基督教,後來改信回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溫熱東西的器具。《玉篇.金》:「鐭,溫器。」
貝南(Beni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蒙恬造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傳秦蒙恬將軍造毛筆。事實上,據出土的資料顯示,殷商之前就有毛筆,所謂蒙恬造筆可能是蒙恬改進毛筆。《藝文類聚.卷五八.雜文四.筆》:「博物志曰:『蒙恬造筆』。」
通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社會經濟活動中流通使用的貨幣。一般分為紙幣與鑄幣兩種。[例]各國的通貨大分由同一機構鑄造發行。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