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58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坦達瓦舞 (2)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印度舞蹈中激烈的舞蹈形式,與溫柔的舞蹈(Lasya)相對,二者常被分別誤譯為男性及女性的舞蹈,但實際上二者均可由男性或女性演出。Tandava可細分為兩類:pebali及vahurupa。前者祇以四肢動作演出,而且沒有戲劇技巧,後者富含戲劇技巧,舞者不斷更換衣服,口中並吟唱著由無意義的音節如Ta、Na、Dim所組成的Telena歌聲。Tandava名字的由來,相傳是來自首先跳此類舞蹈的濕婆神(Shiva)的使者譚度(Tandu)。
Projesh Banergi《Art of Indian Dancing》.
|
Quedius (Raphirus) shan Smetana, 1995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Quedius shan 體色從磚紅色至磚紅棕色,頭亮黑色至在後端三分之二處具亮黑色斑點,使複眼旁之條紋和上頰色淺,前胸背板有些區域變暗,有時全部暗色,從暗棕色至亮棕黑色,但邊緣除外,色較淺。腹部明顯具彩虹色彩,附器磚紅色至棕磚紅色,所有脛節中央色暗,但有時前足脛節色較淺。Q. shan 與Q. chang 的差別除了陰莖構造外,還有前翅表面點刻間具微點刻,而與Q. meei不同處除了陰莖構造外,在於頭部與胸部顏色型式不明顯,且腹部背板上的點刻較稀疏。本種發生於2100公尺至略超過3000公尺山區的森林環境中,可於常綠闊葉林中或闊葉林與針葉林之混生林中,在接近小溪或森林滲流處,以篩檢苔蘚、枯枝...
|
東方黃鶺鴒(藍頭亞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約 17cm。雌雄鳥以及冬繁殖羽、成幼鳥之間的羽色有些許差異。所有亞種的成鳥喙、眼、腳皆為黑色。M. f. macronyx 成鳥的冬繁殖羽皆無明顯的眉線,M. f. taivana 與M. f. simillima 成鳥的冬繁殖羽皆具明顯的眉線。M. f. taivana 成鳥具黃色較粗的眉線,M. f.simillima 成鳥具白色細長的眉線。M. f. taivana 雄鳥繁殖羽為頭上、背、腰、小覆羽皆為欖黃綠色,具長而寬的黃色眉線,眼先至耳羽為黑褐色,喉、胸、脇、腹、尾下覆羽皆為黃色,大覆羽、中覆羽及飛羽為黑色,具黃白色羽緣,尾羽黑色,外側為白色。雌鳥繁殖羽與雄鳥繁殖羽類似,但是顏...
|
坦達瓦舞 (1)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為印度宗教儀式舞蹈用語,屬梵文(Sanskrit)音,是婆羅門教中「三摩耶」(Samaya)儀式之一部分,均由教徒表演;激動而熱烈性的足部動態稱為坦達瓦舞(Tandava)。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宮尾慈良著《亞洲舞踊的人類學》1987。
|
金背鳩(台灣亞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雄鳥的前額呈皮黃灰色,頭頂藍灰色,轉至後頸及肩羽的暗土褐色。頸兩邊後側有黑白相間的頸輪。肩後部的羽色有窄的亮褐色羽緣,肩羽有很寬的深棕紅或暗栗紅色的羽緣,小覆羽的羽緣較窄,呈淡紅棕色,接近外圍的羽緣顏色變得較灰,三級飛羽、中及大覆羽有窄的紅棕色羽緣,靠外的羽緣較灰,尖端為淡皮黃色,整體上形成翼帶的效果,其它的次級飛羽羽緣灰色。初級飛羽褐灰色,有窄的淡皮黃色羽緣。腰部深藍灰色,尾上深灰黑色,末端有一很寬的石板灰色帶。頦及喉乳黃色,耳羽及前頸深暗粉紅色,頸塊黑色,排列的羽色有明顯的淡藍灰色羽尖,形成黑色相間的頸輪,胸及腹部暗酒紅色帶有淡皮黃色,尾下覆羽灰色,翼下覆羽深灰色,飛羽的部分較黑。虹膜橙黃...
|
環頸雉(台灣特有亞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據獲自台中大肚山清泉崗的標本,雄鳥眼周圍裸露的顏面鮮紅色,頭頂藍褐色,後頭羽冠和頸深暗綠色而有紫色閃光,頸輪白色在前方中斷,並不連貫。上背和肩羽金黃色,有黑色斑點,背銅紅色,有乳白和黑色橫紋;下背至腰為黑色、乳黃和深綠色斑紋,羽緣淡色。尾上覆羽欖褐色,翼覆羽淡褐色,羽端黃白色。尾羽欖黃色,兩側紅褐色,具粗紅褐色橫斑。胸暗紫紅色,各羽羽緣黑色。腹部黑色,腹側和腋淡乳黃色,有黑色斑,尾下覆羽棕紅色。喙和腳青色。雌鳥的體型較小,體色一致為淡黃褐色,上背和胸羽有紅褐色和黑褐色橫斑,背、翼覆羽、飛羽和腹側佈滿黑褐色斑點。獲自屏東機場的標本,雄鳥的體色與上述類似,但上背和肩羽金黃色較淡,下背至腰為黑色、...
|
白頭翁(台灣亞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雄鳥外形相同,但雄鳥身長較雌鳥長。前額黑色,頭頂與頭後白色,後頸黑色,眼先灰色,眼睛四周及兩頰黑色,接近白色耳羽處深棕色,身體背面包括背、中覆羽黃橄欖綠色,尾羽棕色外緣近黑色,胸部上方、脇及脛部覆羽淺棕色,胸部下方白色隱約帶有淺黃色,尾下覆羽白色,羽緣帶有黃色。喙黑色,跗蹠與趾黑色。另外,台灣的東部與南部可見許多烏頭翁與白頭翁雜交個體,各羽區有不同顏色的組合,產生的雜交類型很多,原則上兼具了兩種的特色。有些雜交個體頭部黑色或白色範圍甚大,遠超過純烏頭翁或純白頭翁黑白兩色原來所佔的範圍,雜交個體在此兩極端之間展現多樣的羽色變異。
|
Quedius (Raphirus) yann Smetana, 1995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Quedius yann 體色為亮黑色,腹部亮棕黑色,腹部背板側區和端區及腹部末端有些地方色較淺,略呈栗色;頭,前胸背板和前翅具淺青銅綠金屬光澤;腹部略呈彩虹色彩,副器淺,紅棕色。Q. yann 其Q. bih 不同處除了在於陰莖構造外,其前翅較短,且腹部背板第七節柵狀邊緣不具白色端縫。本種可藉由篩檢原始常綠闊葉林或與針葉林混生森林內之大型倒樹上的苔蘚而得。截至目前為止,有關本種之文獻僅有一篇,因此本種之描述以Smetana (1995) 所發表之原始文獻為主。
|
褐頭鷦鶯(台灣亞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雄鳥同型,羽色冬、夏略有不同。繁殖羽體背為灰褐色,腰略顯黃色,尾羽甚長,淺褐色,有暗色橫帶,除中央一對尾羽外,末端白色,往上則有黑斑。眉斑、眼先、耳羽白色,雙翼淡褐色,有暗色細邊,腹面為黃白色,胸側、脇、尾下覆羽淡黃褐色。非繁殖羽大致似繁殖羽,背較顯赤褐,不帶灰色,尾端灰色有較明顯的黑斑。喙繁殖期黑色,非繁殖期褐色。跗蹠及趾肉色。
|
Quedius (Distichalius) meng Smetana, 1995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Quedius meng 與台灣Distichalius 亞屬其他兩種可由顏色的不同而區別出來。Q. meng與日本種類Q. annectens非常類似,差別在於生殖器與其他微小的外部特徵差異。本種大多棲息於較高海拔山區約從2200公尺至3200公尺的森林中,但在1100公尺處也曾有採集單一標本的記錄;標本則可於針葉林與落葉性植物混生森林中,或針葉林森林中以篩檢苔蘚、腐爛樹皮、木頭和其他地表腐質而得,有時在灌木林下的腐殖土壤中亦可發現。截至目前為止,有關本種之文獻僅有一篇,因此本種之描述以Smetana (1995) 所發表之原始文獻為主。截至目前為止,有關本種之文獻僅有一篇,因此本種之描述以...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