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官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家的莊地。如:「此地劃為官莊,私人不得任意占用。」
下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餞別時,餽贈與人的川資或禮物。《金瓶梅》第五三回:「別處人,倒也好情分,還該送些下程與他。」清.王士禎《池北偶談.卷五.談獻.葛端肅公家訓》:「每公出,必自齎盤費,縣驛私餽下程,俱不敢受。」
官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官署,公家辦公的地方。《南史.卷五六.呂僧珍傳》:「豈可徙官廨以益吾私宅乎?」
公私兩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家和私人雙方都有好處。《晉書.卷五二.阮种傳》:「若人有所患苦者,有宜損益,使公私兩濟者,委曲陳之。」也作「公私兩便」。
公設辯護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家在高等法院以下的各級法院所在地,為刑事被告所設立的辯護人。其具有司法官的資格,也熟諳法律訴訟事務,支領公家薪俸,免費為被告執行辯護職務。
官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立。由公家所設立的機構。如:「官立學堂」。《清史稿.卷二二一.諸王列傳七.高宗諸子.慶僖親王永璘列傳》:「是以其父子起居、飲食、車馬、衣服異常揮霍,尚能儲蓄鉅款。請命將此款提交官立銀行入股。」
私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奉君命出使國外,所住的公家招待所,稱為「公館」。而私宿於卿大夫以下的私人住宅,稱為「私館」。《禮記.曾子問》:「自卿大夫之家曰私館。」唐.孔穎達.正義:「謂非君命所使,私相停舍,謂之私館。」後引申指卿大夫之家。南朝陳.徐陵〈為王儀同致仕表〉:「廣德之車,方懸私館。」
不分主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國時代,司馬德操至龐德公家,隨意使派德公家人,彷若自己是主人,不是客人。典出《三國志.卷三七.蜀書.龐統傳》裴松之注引〈襄陽記〉。後多用來招呼客人不必太過拘禮。如:「今晚難得好友共聚一堂,大家不分主客,隨興暢飲。」
土地國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土地改革。主張凡山林、沼澤、水利、礦場等非私人土地,都歸政府所有,由政府管理開發。
2.主張一國之內的土地,皆歸國家所有,由國家管理與開發之觀點。源於馬克思主義對土地公共化的相關論述。
官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家所有的田地。如:「古時官田通常由佃農耕種。」宋.樂雷發〈逃戶〉詩:「燒侵無主墓,地占沒官田。」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