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461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吐舌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伸出舌頭。表示驚訝的動作。《文明小史》第四○回:「逢之吐吐舌頭道:『果然利害!筱山兄這樣深的學問都頑不過一個女孩子,我想中國女子的腦筋,只怕比男子還靈?』」
一決勝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互相較量以決定勝敗、高下。參見「一決雌雄」條。《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下》:「咱是大唐皇帝的皇親,國家利害,死生以之,願借城下與將軍一決勝負,將軍莫待走休。」
不知死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知利害,冒昧行事。《水滸傳》第六七回:「無才關勝,背反狂夫,上負朝廷之恩,下辱祖宗名目,不知死活,引軍到來,有何禮說?」《文明小史》第二七回:「我只你這個兒子,如今不知死活,鬧了事,又到東洋去,忍心掉下我嗎?」
參與式決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與式決定(participative decision-making)目錄1 定義2 延伸閱讀3 中英文關鍵字4 參考書目: 定義一個組織在決定過程中,可以先透過意見分享的過程,讓利害關係、專業人士及相關工作人員充分表達意見之後,再依據大家共同的意見做決定的方法,參與決定的項目通常屬於政策性的項目,又被稱為參與式決策。 延伸閱讀從人數的多寡來看,做決定可以分為個人式決定以及團體式決定,個人式決定由工作負責人或其長官依據本身經眼與學識做判斷,以決定事情的好壞與對錯;團體式決定則依據多人經驗與學識,對於事情的對錯與好壞作一...
不教而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時不透過教育來防範罪行,遇有犯錯立即加以處罰或判死刑。《漢書.卷二七.五行志中之下》:「佞人依刑,茲謂私賊,其霜在草根土隙間。不教而誅茲謂虐,其霜反在草下。」《官場現形記》第二○回:「大人限他們三個月叫他們戒煙,寬之以期限,動之以利害,不忍不教而誅。」也作「不教而殺」。
聯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團體或組織之間因利害關係或共同目的而締結盟約,形成組織,稱為「聯盟」。
好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短長、利害、瑕瑜、優劣
訴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民認為中央或地方機關的行政處分違法或失當,以致其權利或利益受損時,請求原處分機關或上級機關審查該處分是否恰當,並作一定之決定的救濟方式。[例]因都市計畫變更而導致利益受損時,利害關係人可循行政爭訟程序,向主管機關提起訴願。
鄒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   鄒陽先與莊忌,枚乘等人游於吳王劉濞門下,在當時以口辯著稱。後來見劉濞有反叛的跡象,作《上吳王書》陳說利害以勸諫之。因吳王不聽,兩人遂去吳游於梁。投在梁孝王劉武門下。後在梁遭人誣陷,下獄,作《獄中上樑王書》為自己辯誣。這篇文章它大量引征史實,運用比喻,論「讒毀」之禍,表述自己「忠信」的心跡。主要以排比鋪張為手段,語意層見復出,滔滔不絕,以此造成盛大的氣勢,是典型的戰國文章的辯士風格。《漢書•藝文類》在縱橫家類著錄有《鄒陽》七篇,也說明鄒陽的作品更接近戰國縱橫家的風格。 著作 《上吳王書》《獄中上樑王書》參考...
團體決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太少4. 參與成員包含各有關單位或團體,包含受影響者、未來執行單位等等。5. 迴避制度,應自行避免有利害關係人,以免引起紛爭。6. 須有一套程序與規範,以利團體的流程進行順暢7. 流程作業需有專業分工8. 參與成員需先熟讀相關資料,進入團體討論狀況9. 會議領導人須有包容大家意見的能力,以及歸納能力 負面作用1. 團體迷思(groupthink):當團體內部意見一致,將會導致少數人的意見受影響,產生大家皆傾向於同一個面向,而引發團體迷思。2. 團體極化(group polarization):顧名思義深怕團體內部在討論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