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3.904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道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謝、致謝、伸謝
許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疏殊會,通閡相征。千載不作,淵源誰澂。”至清,歲以仲月後丁之日,縣令、學官到許夫子墓前致祭,行一跪三禮。康熙四十有六年(1707年),郾城縣知縣溫德裕立“孝廉許公之墓”碑。光緒年間(1875年-1908年),郾城知縣王風森立“許夫子從祀文廟碑”。共和三十有七年(1985年),許慎研究會第一次會議時,立“重修許慎墓碑記”。植柏百八十有二株,今存百五十有三株,三九之數也。 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org/zh-tw/%E8%A8%B1%E6%85%8E
蹶角受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詞義2 出處3 用法4 例句5 似詞6 反詞 詞義以額角地,接受教化。 出處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朝鮮、昌海.蹶角受化。」 用法外夷之臣服納貢,可用此語。 例句盛唐之世,威震八方,仁恩遐被,四夷蹶角受化,稱臣納貢。 似詞心悅誠服/解辮請職/蹶角稽首/稱臣納貢/北面稱臣 反詞分庭抗禮/負嵎頑抗/夜郎自大/負固不服
自命非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宜苦求之。」臨去,贈以詩,有「江邊柳下三弄笛,拋向江心莫嘆息」之句。明日途次,果見道士坐柳下,因便請。道士笑曰:「子誤矣,我何能療病?請為三弄可也。」因出笛吹之。公觸所夢,拜求益切,且傾囊獻之。道士接金,擲諸江流。公以所來不易,啞然驚惜。道士曰:「君未能恝然耶?金在江邊,請自取之。」公詣視果然。又益奇之,呼為仙。道士漫指曰:「我非仙,彼處仙人來矣。」賺公回顧,力拍其項曰:「俗哉!」公受拍,張吻作聲,喉中嘔出一物,墮地堛然,俯而破之,赤絲中裹飯猶存,病若失。回視道士已杳。 〔注解〕 (1) 微時:微賤的時候,指尚未顯貴時。
前倨後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敢東侵。有一次蘇秦因公經過故鄉洛陽,蘇秦的父母在三十里外的路口迎接他,妻子更不敢正眼看他,嫂嫂也伏地拜。蘇秦看了,說:「嫂嫂,你為何從前的態度那麼傲慢,現在卻又那麼謙卑呢?」嫂嫂答道:「你現在做了大官,既尊貴,又有錢啊!」蘇秦嘆了口氣說:「哎!貧窮時父母都不把你當兒子看待,富貴時親友都畏懼你,難怪人們要看重權勢利祿了!」《戰國策》原文對蘇秦嫂嫂的描述是「何前倨而後卑」,《史記.卷六九.蘇秦列傳》作「何前倨而後恭」,後來就從這裡演變出「前倨後恭」的成語,用來比喻待人勢利,態度轉變迅速。
敲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擊、。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一六.茶肆》:「裝飾店面,列花架,安頓奇松異檜等物于其上,敲打響盞歌賣。」
東方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方朔一急﹐便騙宮廷使役的侏儒們道﹕「你們天天無為徒食﹐皇上想即刻將你們殺掉﹐如想得救﹐快去向皇上頭求饒。」信以為真的侏儒們﹐便在武帝面前頭哀泣。武帝驚問原因﹐知是東方朔之指使﹐便召他來質問。東方朔便趁機道﹕『侏儒身長只三尺餘,俸祿是穀物一袋及二百四十錢。而臣身長九尺餘俸祿卻與他們相等。侏儒腹飽漲得快死了﹐而臣卻飢餓的快死了。』如此詼諧而暢然如流水般的訴說自己的窮狀。武帝大笑﹐更是賞識東方朔的機知及能辯。東方朔雖然想臣侍在武帝左右﹐當初卻不能...
潑水難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多時,後夫喚到,拜伏於地,不敢仰視。買臣大笑,對其妻道:「似此人,未見得強似我朱買臣也。」其妻再三謝,自悔有眼無珠,願降為婢妾,伏事終身。買臣命取水一桶,潑於階下,向其妻說道:「若潑水可復收,則汝亦可復合。念你少年結髮之情,判後園隙地,與汝夫婦耕種自食。」其妻隨後夫走出府第,路人都指著說道:「此即新太守夫人也。」於是羞極無顏,到於後園,遂投河而死。
自負不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宜苦求之。」臨去,贈以詩,有「江邊柳下三弄笛,拋向江心莫嘆息」之句。明日途次,果見道士坐柳下,因便請。道士笑曰:「子誤矣,我何能療病?請為三弄可也。」因出笛吹之。公觸所夢,拜求益切,且傾囊獻之。道士接金,擲諸江流。公以所來不易,啞然驚惜。道士曰:「君未能恝然耶?金在江邊,請自取之。」公詣視果然。又益奇之,呼為仙。道士漫指曰:「我非仙,彼處仙人來矣。」賺公回顧,力拍其項曰:「俗哉!」公受拍,張吻作聲,喉中嘔出一物,墮地堛然,俯而破之,赤絲中裹飯猶存,病若失。回視道士已杳。 〔注解〕 (1) 微時:微賤的時候,指尚未顯貴時。
陶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陶土燒製成的器物。坯質不透明,具吸水性,經攝氏八百度至一千度焙燒。成品質地較為粗糙,之聲音混濁不清。可分為細陶和粗陶,無釉或有釉。隨陶土成分和焙燒溫度的差異,坯體呈白、青、褐、棕等顏色。陶器在新石器時代大量生產。如:「陶器的形制、花紋等特徵常是考古學上重要斷代依據。」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