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11.159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解鈴還需繫鈴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故事3 解釋4 詞意5 例句 出處 明·瞿汝稷《指月錄》:『金陵清涼泰欽禪師,性豪逸,眾易之,法眼獨契重。一日眼問眾:「虎項金鈴,是誰解得?」眾無對,師適至,眼舉前語問,對曰:「系者解得。』 故事 古代金陵(地名)清涼寺有個法燈禪師,平時性情豪放,不守佛門的清規戒律,所以其它和尚都看不起他,唯獨有個叫法眼的禪師很器重他。一天法眼禪師問大家:「老虎脖子上繫著的金鈴誰能解下來呢?」大家都答不上來。剛好法燈進來,法眼就把剛才的題目像他複述了一遍。法燈聽後,很輕巧的說:「繫上去的人解得下來。」法眼很滿意,對眾...
名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古蹟或風景優美而出名的地方。[例]每逢假日,各地名勝遊人如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水灣,多用於地名。如:「朱家沱」、「石盤沱」。北周.庾信〈將命使北始渡瓜步江詩〉:「輴軒臨磧岸,旌節映江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地名用字:(1)苗、傜、僮、侗等民族的聚居區域。分布在大陸地區廣西、貴州等部分山區。如「苗峒」、「黃峒」。(2)山洞。如:「峒中」、「吉峒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地名:(1)春秋時魯地,在今大陸地區山東省汶河以南,運河以北一帶。《左傳.隱公十年》:「公會齊侯、鄭伯于中丘,癸丑,盟于鄧,為師期。」晉.杜預.注:「鄧,魯地。」(2)春秋時蔡地,約在今大陸地區河南省郾城縣東南。(3)戰國時魏邑,約在今大陸地區河南省孟縣西南。《史記.卷五.秦本紀》:「(昭襄王)十六年,左更錯取軹及鄧。」張守節正義引《括地志》:「故鄧城在懷州河陽縣西三十一里,並六國時魏邑也。」
長風破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軍,伐林邑(地約在今越南中部),累遷豫州刺史,封洮陽侯,卒謚肅。愨,音ㄑㄩㄝˋ。 (2) 南陽:地名。約在今河南省南陽縣,秦始置郡,後世因之。 (3) 炳:宗炳(西元375∼443),字少文,南朝宋南陽人。善琴畫,通玄理,武帝欲請為官,炳辭而不就,遊於山林之間。 〔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南史.卷三七.宗愨列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地名。古代都邑,在今大陸地區河南省洛陽北邙山上。
禮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論“大同小康”之義。,又稱為《禮運·大同》篇,大同 (思想)|大同二字常用作理想境界的代名詞,不少地名亦取用此二字。 篇章 曲禮上 曲禮下 檀弓上 檀弓下 王制 月令 曾子問 文王世子 禮運 禮器 郊特牲 內則 玉藻 明堂位 喪服小記 大傳 少儀 學記 樂記 雜記上 雜記下 喪大記 祭法 祭義 祭統 經解 哀公問 仲尼燕居 孔子閑居 坊記 中庸 表記 緇衣 奔喪 問喪 服問 間傳 三年問 深衣 投壺 儒行 大學 冠義 昏義 鄉飲酒義 射義 燕義 聘義 喪服四制 參考資料 http://zh.wikipedia.o...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名。春秋時代約在宋、鄭兩國之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地名用字。如臺灣有中壢、內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