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8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7.683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頭討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各種藉口。《醒世恆言.卷二十七.李玉英獄中訴冤》:「自此日逐頭討腦,動轍便是一頓皮鞭,打得體無完膚。」
行逐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各自成行成隊。《喻世明言.卷五.窮馬周遭際賣䭔媼》:「眾客人行逐隊,各據山頭,討漿索酒。」
空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進行搜時,所必須考慮的所有狀態的集合。
自由正文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據正文處理的特點,用正文的標題或文摘等自由詞作為檢索詞,進行正文之搜
歸路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找不到回去的路。《水滸傳》第六○回:「項充、李袞心慌起來,只要奪路回陣,百般地沒歸路處。」
合取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資料的檢索系統中,為搜某一筆資料,只在一組關鍵字中的每一個關鍵字均符合時,才算搜到所要找的資料的一種資料檢索方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找食物吃。例:煞煞仔去食,餓到肚屎變背囊了。(趕快去找食物吃,餓到前胸貼後背了。)
極小-極大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所有選擇的可能極小值中選出其中最大者,這是屬於較為悲觀的方法,通常用在競賽理論中。
內容址的記憶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記憶體在存取資料時,以比較儲存體所儲存的內容,做為找到所欲存取位址的記憶體,一般又稱為相關記憶體(Associate memory)。
求意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的意義包括生命的意義、生活的意義、完滿的意義等。那些意義存在,可以體驗出來,能「體驗出來」,便是一種發現。求意義不一定像發現物體一樣,因為物體的存在是具體的,而意義並不是具體的存在,有時是意識的或觀念的。
  人的自我肯定,是肯定自己,但是人的存在尚有其他值得追求的東西,而且人的存在應充滿意義,這些意義指示出人應該走的道路。因此,人可以說:人在意義上獲得指引。
  「求意義」,除了靠體驗外,也要靠追求。人生不斷地追求,追求認為有意義的事情,如事業、財富、婚姻、學識等。在教育中,人接受教育,也追求知識、學位。知識與學位,帶給人的意義,是解決問題的本事及榮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