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飯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攜帶方便的餐盒。也稱為「便當」、「飯包」。
檢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將高頻或中頻無線電載波信號中的低頻信號或音頻信號取出之過程。
2.早期將交流電壓加到電路時,此電路發生的整流作用。
私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私人的印章。如:「選舉時請記得攜帶身分證、私章及投票通知書,到指定地點投票。」
路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陸地區指一種簡便的通行證。
馬閘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以折疊攜帶的坐具。清.梁紹壬《兩般秋雨盦隨筆.卷六.馬閘子》:「今人以皮為交床,名馬閘子,官長多以自隨,以便於取挈也。按唐明皇作逍遙座,遠行攜之,如摺疊椅,蓋即此物之權輿乎!」也作「馬札」、「馬札子」。
火箭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武器名。一種個人攜帶式火箭發射器。箭筒輕,使用方便,是摧毀近距離裝甲目標和堅固工事的特效武器。
包藏姦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算計我們吧!」楚人知道他們的詭計早被看穿,只好放棄原有的計畫,但為了保持顏面,仍堅持進城迎娶,答應不攜帶武器,鄭國這才放行。後來子羽話中的「包藏禍心」演變為成語,就用來比喻懷藏詭計,圖謀害人。
鼻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鼻子吸入的粉狀煙末。有各種不同的顏色和氣味,可裝在鼻煙壺裡隨身攜帶。鼻煙是由外國傳入中國的,明朝永樂年間三保太監下南洋時帶回,或說是明朝萬曆年間義大利人利瑪竇來華,開始傳入。《紅樓夢》第五二回:「王太醫又來診視,另加減湯劑。雖然稍減了燒,仍是頭疼。寶玉便命麝月取鼻煙來給他嗅些,痛打幾個噴嚏就痛快了。」
逢場遊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頭大師那兒很難學到東西。鄧隱峰卻回答說:「竿木隨身,逢場作戲。」「竿木」是架野臺的木材,江湖藝人隨身攜帶,遇到適合的場地就可以架臺開演,在禪宗語錄中多指悟道不拘時間地點。之後「逢場作戲」又引申出藉著機會遊戲一番。如:宋.蘇軾〈南歌子.日簿花房綻〉詞:「借君拍板與門槌,我也逢場作戲莫相疑。」這闋詞是蘇軾有天帶著歌妓去拜見大通禪師,見大通禪師臉色不悅,便作這首小詩讓歌妓吟唱。其中「逢場作戲」已轉為藉機娛樂一下之意。後來「逢場作戲」就被用來比喻隨事應景,藉機遊戲玩耍一番,並非正經。
酒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裝酒的皮袋,可隨身攜帶。宋.林洪《山家清事.酒具》:「舊有偏提,猶今酒鱉,長可尺五而匾,容斗餘。」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