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6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7.455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上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年老。如:「奶奶雖然上了數,但身體仍十分健朗。」
以日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熱切盼望。宋.張孝祥〈迎嘉顯孚濟侯求雨文〉:「望神之來,以日為。」也作「以日為年」。
荊楚時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南朝梁宗懍撰,一卷,三十六條。記載荊楚之間自元旦到除夕的節令風俗。有隋朝杜公瞻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代稱每年輸給遼、金等國的錢幣。《宋史.卷一七三.食貨志上一》:「季世金人乍和乍戰。戰則軍需浩繁,和則幣重大,國用常苦不繼。」宋.蘇軾〈富鄭公神道碑〉:「上命御史中丞賈昌朝館伴,不許割地,而許增幣。」
之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結為夫妻。明.屠隆《曇花記》第一五齣:「故將圖百之好,非僅邀一夕之歡。」也作「百年之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星運行。其運行十二年一周天,古人據以紀年。宋.歐陽修〈瀧岡阡表〉:「術者謂我行在戌將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見兒之立也。後當以我語告之。」
  〔三前小兒教養大綱(草案)〕是大陸地區衛生部婦幼衛生局於一九八一年六月頒發的嬰幼兒教育文件。該大綱根據三前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提出了托兒所教養工作的任務,即:使幼兒在體、智、德、美幾方面得到發展,為造就體魄健壯、智力發達和品德良好的社會主義新一代打好基礎;同時提出了三前幼兒團體教養的原則,闡述了小兒神經心理發育的主要意義,以及通過生活環境進行教育的教學手段,語言和動作的發展,認識能力的培養,與成人之間關係的培養等。
年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人把黃道附近一周天分為十二等分,並由東向西配以子、丑、寅、卯等十二支,再以太的運行來做為紀年,當太在寅的方位時,稱為「攝提格」;太在卯的方位時,稱為「單閼」,而由辰至丑,依序為執徐、大荒落、敦牂、協洽、涒灘、作噩、閹茂、大淵獻、困敦與赤奮若,太年名即指這十二個年分的名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盼望年穀的豐收。《左傳.哀公十六年》:「國人望君,如望焉。」《聊齋志異.卷二.蓮香》:「生羸臥空齋,思蓮香如望。」
子貼春聯--毋知上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普通對聯多半寫成上下兩聯,三的小孩子不識字,就算貼反了也不會知道。借喻不懂得上下尊卑。例:現下社會風氣毋好,大部分後生人都毋曉得敬老尊賢,對上輩就像三子貼春聯--毋知上下。(現今社會風氣不好,大部分年輕人都不懂得敬老尊賢,對長輩就像三的小孩子貼春聯,不知上下尊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