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24.58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七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詩體。七言絕句的簡稱。每首四句,每句七字,平仄、押韻有一定格式。
忘形之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拘形跡、身分的好朋友。宋.尤袤《全唐詩話.卷三.韋丹》:「丹與東林靈澈上人為忘形之契,丹嘗為思歸絕句以寄澈。」也作「忘形交」、「忘形之交」。
金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傳說鄭侃女采娘七夕時乞巧於織女,織女遺以金針,謂當得奇巧。見唐.馮翊《桂苑叢談.史遺》。後用以比喻祕訣。金.元好問〈論詩絕句〉三首之三:「鴛鴦繡了從教看,莫把金針度與人。」
綈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粗繒製成的袍子。唐.岑參〈尚書念舊垂賜袍衣率題絕句獻上以申感謝〉詩:「綈袍更有贈,猶荷故人憐。」唐.高適〈別王八〉詩:「傳君遇知己,行日有綈袍。」
首尾相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作戰部隊緊密配合,互相接應。後亦指詩文頭尾相互呼應、配合。宋.洪邁《容齋五筆.卷一○.絕句詩不貫穿》:「永嘉士人薛韶喜論詩,嘗立一說云:『老杜近體詩精深妥帖,雖多至百韻,亦首尾相應,如常山之蛇,無間斷齟齬處。』」《明史.卷二二○.劉應節傳》:「如其不然,集兵三十萬,分屯列戍,使首尾相應,此百年之利也。」也作「首尾相赴」。
劉方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 劉方平(生卒年不詳),唐朝河南洛陽人。 匈奴族。 天寶前期曾應進士試,又欲從軍,均未如意,從此隱居潁水、汝河之濱,終生未仕。 與皇甫冉、元德秀、李頎、嚴武為詩友,為薪穎士賞識。工詩,善畫山水。 著作、評價 其詩多詠物寫景之作,尤擅絕句,其詩多寫閨情、鄉思,思想內容較貧弱,但藝術性較高,善於寓情於景,意蘊無窮。 其《月夜》 、《春怨》、《新春》、《秋夜泛舟》等都是歷來為人傳誦的名作。
赤壁懷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詩名。清秋瑾所作。七言絕句。全詩為:「潼潼水勢響江東,此地曾聞用火攻;怪道儂來憑弔日,岸花焦灼尚餘紅。」
健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雄健的文筆。比喻人善於為文或借指文章氣勢雄健。南朝陳.徐陵〈讓五兵尚書表〉:「雖復陳琳健筆,未盡愚懷。」唐.杜甫〈戲為六絕句〉六首之一:「庾信文章老更成,凌雲健筆意縱橫。」
偷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唐代絕句配樂歌唱時,為調節聲調所用的方法。即在一句內偷去一字,如唐.張志和〈漁歌子〉「青蒻笠,綠簑衣」,是把七字句省去一字,分為三字二句。
商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估計、料想。宋.黃庭堅〈醇道得蛤蜊復索舜泉〉詩:「商略督郵風味惡,不堪持到蛤蜊前。」宋.陸游〈雪後尋梅偶得絕句〉:「商略前身是飛燕,玉肌無粟立黃昏。」也作「商量」。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