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7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勸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理開導人,使人接受。《新唐書.卷一二一.崔日用傳》:「會帝誕日,日用采《詩》大、小雅二十篇及司馬相如〈封禪書〉獻之,借以諷,且勸告成事。」
志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志向興趣、心志的趨向。《三國志.卷五七.吳書.駱統傳》:「饗賜之日,可人人別進,問其燥溼,加以密意,誘使言,察其志趣。」《晉書.卷四九.阮籍傳》:「梁國張偉志趣不常,自隱於屠釣。」
霍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閃亮。宋.劉子翬〈俗〉詩一二首之八:「乞靈走群祀,晚電明霍霍。」
不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不難。漢.王襃〈四子講德論〉:「故有賢聖之君,必有明智之臣,欲以積德,則天下不足平也;欲以立威,則百蠻不足攘也。」《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上》:「若假朝廷使命,曉鄭從讜,使卑辭召之,則彼之來歸,賊不足平也。」
下筆成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下筆成章」。見「下筆成章」條。 01.《太平廣記.卷四八七.霍小玉傳》:「生素多才思,援筆成章,引山河,指誠日月,句句懇切,聞之動人。」 參考詞語︰落筆成章注音︰ㄌㄨㄛˋ ㄅ|ˇ ㄔㄥˊ ㄓㄤ漢語拼音︰luò bǐ chéng zhāng釋義︰猶「下筆成章」。見「下筆成章」條。 01.《高僧傳.卷七.宋江陵琵琶寺釋僧徹》:「又以問道之暇,亦厝懷篇牘,至若一賦一詠,輒落筆成章。」 參考詞語︰走筆成章注音︰ㄗㄡˇ ㄅ|ˇ ㄔㄥˊ ㄓㄤ漢語拼音︰zǒu bǐ chéng zhāng釋義︰猶「下筆成章」。見「下筆成章」條。 01.元.無名氏《凍蘇秦.第三折》:「手執著毛錐,指萬物走筆成章。」 ...
革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免職。《紅樓夢》第二回:「龍顏大怒,即批革職。」《文明小史》第四一回:「輕輕的一道上,將他革職。」
燕雀處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今子不悟趙破,患將及己,可以人而同於燕雀乎!」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呂氏春秋.有始覽.大》、《呂氏春秋.士容論.務大》。 (2) 燕雀:動物名。雀類。體型纖小,嘴圓錐形。雄鳥的頭和背羽毛呈黑色;雌鳥則為暗褐色。以昆蟲為食,能飛取拋擲的彈丸,人們常飼養以為戲。 (3) 喣喣:即「煦煦」,音ㄒㄩˇ ㄒㄩˇ,溫和慈惠。 (4) 灶突炎上:火炎從灶上的煙囪冒出。灶突,灶上的煙囪。〔參考資料〕 ■《呂氏春秋.有始覽.大》季子曰:「燕雀爭善處於一室之下,子母相哺也,姁姁焉相樂也,自以為安矣。灶突決則火上焚棟,燕雀顏色不變,是何也?乃不知禍之將及己也。」■《呂氏春秋.士容論.務大》孔...
中秋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結 起源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 唐朝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爲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與元旦齊名,成爲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根據我國的曆法,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爲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爲“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
不可救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kě jiù yào釋義︰即「不可救藥」。見「不可救藥」條。 01.明.海瑞《海瑞集.上編.南平教時期.驛傳議.上策》:「故凡百孔千瘡莫可救藥,皆不能節省為之也。」 參考詞語︰無可救藥注音︰ㄨˊ ㄎㄜˇ ㄐ|ㄡˋ |ㄠˋ漢語拼音︰wú kě jiù yào釋義︰即「不可救藥」。見「不可救藥」條。 01.《兒女英雄傳.第三回》:「在那等傷天害理的,一納頭的作了去,便叫作自作孽不可活,那是一定無可救藥的了。」
稱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讚頌揚。《三國演義》第一四三回:「百姓聞,無不歡喜稱頌,望塵遮道而拜。」《紅樓夢》第二回:「誰知自娶了他令夫人之後,倒上下無一人不稱頌他夫人的,璉爺倒退了一射之地。」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