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逆施倒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倒行逆施」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史記.卷六六.伍子胥列傳》載,伍子胥的父親和哥哥因為得罪了楚平王而被殺,只有他一人逃到吳國。伍子胥逃離楚國之前,曾對他的好友申包胥說:「我一定要滅亡楚國!」申包胥也說:「如果你滅了楚國,我也一定會復興楚國。」後來伍子胥在吳國受到吳王廬的賞識,幫助吳國振興國勢,成為一方的霸主。但是在伍子胥的心中,從來沒有忘記楚平王的殺害父兄之仇。後來楚國攻伐蔡國,伍子胥便藉救援蔡國的名義,帶領吳兵攻打楚國,屢戰屢勝,終於攻下楚國的郢都。此時楚平王早已死去多年,報仇心切的伍子胥命令兵士們挖開楚平王的墳墓,鞭笞平王的屍骨。逃到山中的申包胥知道這件事,就託人指責伍子胥...
合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閉上眼睛。常用於指睡眠、休息。《三國演義》第八一回:「原來張飛每睡不合眼。當夜寢於帳中,二賊見他鬚堅目張,本不敢動手。」《紅樓夢》第八○回:「寶玉如今巴不得各處去逛逛,聽見如此,喜的一夜不曾合眼。」也作「閤眼」、「眼」。
百出不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思欲出武之外亦終不可得。 〔注解〕 (1) 孫武:字長卿,生卒年不詳,春秋時齊人,著名兵法家。吳王閭用以為將,破楚,威逼齊、晉,遂霸諸侯。 (2) 奇正:古時兵法術語。古代作戰以對陣交鋒為正,設伏掩襲等為奇。 (3) 豫應:預先因應。 (4) 詐:欺騙。
開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開啟城門或關隘。《楚辭.屈原.離騷》:「吾令帝閽開關兮,倚閶而望予。」
倉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倉庫中的糧食、物資。《宋書.卷四七.劉懷肅傳》:「及凶醜宵遁,境崩擾,建忠將軍呂訓衛倉儲以候王師。」《南史.卷三七.沈慶之傳》:「聚斂兵力,養馬至二千餘匹,皆分賦邏將士,使耕田而食,廩財悉充倉儲。」
瓦解冰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冰消瓦解」之典源,提供參考。 三國魏.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據《文選.卷四四.檄》引)昔夫差承閭之遠跡,用申胥之訓兵,棲越會稽,可謂強矣。及其抗衡上國,與晉爭長,都城屠於勾踐,武卒散於黃池,終於覆滅,身罄越軍。及吳王濞1>驕恣屈強2>,猖猾3>始亂,自以兵強國富,勢陵4>京城。太尉5>帥師,甫下滎陽,則七國6>之軍瓦解冰泮7>,濞之罵言未絕於口,而丹徒之刃以陷其胸。何則?天威不可當,而悖逆之罪重也。 〔注解〕 (1) 吳王濞:劉濞(西元前213∼154),漢高祖劉邦兄子,封吳王。文帝時,其子與太子劉啟因下棋相爭,遭太子以棋盤擊殺,遂使劉濞不滿於朝。後劉啟即位為景帝,諸王驕肆,...
瓦解冰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冰消瓦解」之典源,提供參考。 三國魏.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據《文選.卷四四.檄》引)昔夫差承閭之遠跡,用申胥之訓兵,棲越會稽,可謂強矣。及其抗衡上國,與晉爭長,都城屠於勾踐,武卒散於黃池,終於覆滅,身罄越軍。及吳王濞1>驕恣屈強2>,猖猾3>始亂,自以兵強國富,勢陵4>京城。太尉5>帥師,甫下滎陽,則七國6>之軍瓦解冰泮7>,濞之罵言未絕於口,而丹徒之刃以陷其胸。何則?天威不可當,而悖逆之罪重也。 〔注解〕 (1) 吳王濞:劉濞(西元前213∼154),漢高祖劉邦兄子,封吳王。文帝時,其子與太子劉啟因下棋相爭,遭太子以棋盤擊殺,遂使劉濞不滿於朝。後劉啟即位為景帝,諸王驕肆,...
當車螳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螳臂當車」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春秋時代魯國賢人顏很有才學,衛靈公聘請他去當太子的老師,但是太子仗著自己是未來的國君,不理會顏的管教,於是顏去請教衛國大夫蘧伯玉說:「如果放任太子為所欲為,未來國家就會遭殃,但是如果嚴格管教太子,又怕他會對我懷恨在心,我該怎麼辦才好?」蘧伯玉分析給顏聽,其中打了這樣一個比喻:「你知道螳螂嗎?當螳螂站立在車道中,奮力舉起雙臂,想要阻擋行進中的車子,這是不知道自己的力量不能夠勝任,高估了自己的才能。你要小心謹慎啊!你想運用才學盡力教導好太子,但是在現實中是行不通的,你這樣的做法,近似螳螂擋車的行為。」後來「螳臂當車」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
被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穿粗布衣服,指貧賤的人。《文選.左思.詠史詩八首之五》:「被褐出閶,高步追許由。」《文選.阮籍.詠懷詩一七首之一一》:「被褐懷珠玉,顏閔相與期。」
乘其不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出其不意」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孫武是春秋時吳國大將,擅用兵法,助吳王閭成為霸主。他著有一本兵書,分析戰爭形勢,探討軍事作戰策略,即為著名的《孫子兵法》。該書〈計篇〉中有一段在討論用兵的要點,先直接點出用兵是項詭詐的行動,能打要裝作不能打,能用要裝作不能用;在近處要假裝離得很遠,在遠處也要裝作很近;對喜歡利益的敵人就去利誘他,對處於混亂的敵人就征服他;對有實力的敵人要有所防備,對強大的敵人要避而遠之;容易被激怒的敵人就去挑釁他,卑視我方的敵人就讓他們更自大;而對準備充分的敵人要使其疲勞,對內部和睦的敵人要設法離間他們。總之,就是要趁著敵人鬆懈、沒有防備之時攻擊,趁他們意想不到的時...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