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87.637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秋毫不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曰:「諾。」於是項伯復夜去,至軍中,具以沛公言報項王。 〔注解〕 (1) 關:關中,地名。位於今陝西省。東至函谷關,南至武關,西至散關,北至蕭關,位於四關之中,故稱「關中」。 (2) 秋豪:即「秋毫」,鳥獸在秋天所生的細毛。後比喻微細的事物。豪,通「毫」,細而尖的獸毛,夏落秋生。 (3) 籍:名冊、檔案上。 (4) 府庫:國家儲藏財物的處所。 ◎2《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列傳》項王所過,無不殘滅者,天下多怨,百姓不親附,特劫於威彊耳。名雖為霸,實失天下心,故曰其彊易弱。今大王誠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誅!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義兵從思東歸之士,何所不散!且三秦王為秦將,將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河川名:(1)位於大陸地區河北省棗縣境。灘多水淺,不利舟楫,至襄陽縣與唐河匯合後注入漢水。(2)位於大陸地區陝西省沔縣西。
孟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生卒年不詳,字德曜,平陵(今陝西省咸陽縣西北)人,東漢賢女,梁鴻的妻子。貌醜而黑,舉案齊眉以事夫,夫婦因相敬如賓。見《後漢書.卷八三.逸民傳.梁鴻傳》。後比喻賢妻。
紙上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悉阬之。 〔注解〕 (1) 秦:戰國時秦國。戰國時七雄之一。約今甘肅省天水縣。莊公時徙居大丘,今之陝西省興平縣東南的槐里城。秦王政二十六年 統一天下,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帝國。 (2) 趙:戰國時趙國。戰國時七雄之一。約統有今河北省南部及山西省北部一帶。 (3) 長平:地約當今山西省高平縣西北。 (4) 趙奢:戰國時趙國人,生卒年不詳。秦伐韓時,韓請救於趙,趙以為將,大破秦軍,號馬服君。 (5) 藺相如:戰國時趙國人,生卒年不詳。趙惠王時,秦昭襄王欲以十五城池,易換趙國的和氏璧,相如懷璧前往,見秦王無償城的誠意,乃完璧歸趙。後來在秦、趙澠池之會,智辯秦王,使趙王免於屈辱,遂封...
竇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68)字游平,東漢茂陵(今陝西省東平縣東北)人。桓帝竇后之父。桓帝崩,擁立靈帝,官拜大將軍,與陳蕃輔政,多辟名士,後因謀誅宦官事洩,遇害。
藍田猿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境內最早的直立人。西元一九六三年在陝西省藍田縣陳家窩村附近發現的猿人化石。他們的頭骨壁厚,額骨寬,腦容量小,約七百八十毫升,體質形態比北京人、爪哇人更原始,約生活於五、六十萬年前,屬於更新世中期的早期。也稱為「藍田人」。
太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山名。在陝西省郿縣東南,即太白山。參見「太一」條。唐.王維〈終南山〉詩:「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
碑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集眾多石碑於一處,如林而立,故名碑林。如西安碑林,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市內。目前所拓出的碑文,從漢魏至清代共有二千三百餘件,為書法史上的重要材料。
邠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名。位於陝西省西部,瀕涇水南岸。後漢置新平郡,西魏於邵置豳州,唐改為邠州,清直隸陝西省,民國改為邠縣。
斗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漢代長安舊城,位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北。其城南為南斗星形,城北為北斗星形,故稱為「斗城」。漢.無名氏《三輔黃圖.卷一.漢長安故城》:「城南為南斗形,北為北斗形,至今人呼漢京城為斗城是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