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脩邊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修邊幅」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修飾邊幅」原指修整布帛邊緣使它變得整齊,在典源中用來比喻講究衣飾儀容或形式小節。王莽兵敗後,馬援歸附據地西的隗(ㄨㄟˇ)囂,為其效力。這時公孫述在蜀地自立為王,於是隗囂派馬援去探察公孫述的實力。他和公孫述是同鄉老友,以為見面後會和前從一樣,親切的閒話家常,沒想到公孫述以接待臣子的禮儀來接見他,還要任命他為封侯大將軍。馬援看到這種情形,就對那些願意留下的賓客說:「現在天下勝負未定,公孫述不知殷勤的求取賢士,和他們一起圖謀爭奪天下,反而講究衣飾儀容和形式小節,這和土、木做成的偶像有什麼不一樣。這樣的人怎能長久留住天下賢士?」因而告辭回去,告訴隗囂說:...
注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水流灌注激射。唐.李紳〈悲善才〉詩:「寒泉注射水開,胡雁翻飛向天沒。」宋.梅堯臣〈詠懷詩〉四首之四:「深料生注射,聚沫猶壅礙。」
置之身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置之度外」之典源,提供參考。 #《東觀漢記.卷一.光武帝紀》六年,春二月,吳漢下朐城。天下悉定,惟獨公孫述1>、隗囂2>未平,帝曰:「取此兩子置度外3>。」乃休諸將,置酒賞賜之。 〔注解〕 (1) 公孫述:?∼西元36,字子陽,東漢扶風茂陵人。王莽末,公孫述據蜀稱王,後被東漢光武帝所滅。 (2) 隗囂:音ㄨㄟˇ ㄒ|ㄠ。?∼西元33,字季孟,東漢成紀人。王莽末,據西,稱西州上將軍,旋屬光武,後又叛附公孫述。光武西征,囂敗死。 (3) 度:考慮。〔參考資料〕 另可參考:《後漢書.卷一三.隗囂公孫述列傳.隗囂》
箕裘不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人能夠繼承先人的事業而不至於中斷。見「克紹箕裘」條。01.清.陸其〈答柏鄉魏荔彤書〉:「知足下留心正學,師門箕裘不墜,喜何如之!」
鐵棒磨成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磨杵成針」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祝穆《方輿勝覽.卷五三.磨鍼溪》磨鍼溪,在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1>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是溪,逢老媼2>方磨鐵杵3>,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4>。 〔注解〕 (1) 李太白:李白(西元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西成紀,家居四川綿州,為唐代著名的大詩人。個性率真豪放,嗜酒好遊。玄宗時曾為翰林供奉,後因得罪權貴,遭排擠而離開京城,最後病死當塗。其詩高妙清逸,世稱為「詩仙」。 (2) 老媼:年老的婦人。媼,音ㄠˇ,老婦。 (3) 杵:舂米、擣藥、擣衣或擣實砂土時用的棒槌。 (4) 卒業:完成學業。
疑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為不相信而害怕。《後漢書.卷一三.隗囂傳》:「囂疑懼,即勒兵,使王元據坻。」《文明小史》第三八回:「撫臺聽了這一番話,十分疑懼,臉上卻不露出張皇的神氣。」
懷古詠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蕭條異代不同時」。悵望千萬乃懷古﹐由懷古而洒淚﹐則在今。今古人之蕭條於異代﹐若未嘗不同時矣。至如陳陶西行﹐「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裡人」。此言在無定河邊死者之骨﹐即今日夢中之人﹐則遠者皆在近地﹐已死者亦如尚生﹐而此詩句之所以佳﹐亦正在通今昔與遠近而生其情也。文學之所以特與歷史相連﹐乃在文學之抒發情志﹐必對具體之事物而抒發。一具體之事物﹐初恒存於一歷史之時代與地域。而歷史上之事物之為人視為富有意識﹐值得加以記載者﹐亦必為能感動人之情志者﹔因而人亦樂於以文學之文﹐一方記載其事﹐一方抒發其情。然而歷史與文學之意識﹐其本身...
耳聞不如眼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1) 度:音ㄉㄨㄛˋ,推測。 (2) 充國:指趙充國(西元前137∼前52),字翁孫,西漢西上邽人。善騎射,好兵法,熟悉匈奴與羌族的情況。武帝時破匈奴有功,拜中郎將;宣帝時破羌。其言屯田十二便,寓兵於農,為世所推重。卒諡壯。 (3) 隃:音|ㄠˊ,遠,同「遙」。  (4) 金城:古郡。在今甘肅蘭州之西北。 (5) 圖上方略:繪製地圖,擬定攻討計畫,一同奏上。
立馬萬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敏捷、「倚馬可待」的阮瑀。他是建安七子之一,曾經擔任曹操的的書記官。《魏志》載漢獻帝建安七年,韓遂在地一帶作亂,曹操準備帶兵征討,大軍出發之際,他突然覺得應該要先有封檄文投往敵營,於是將這項任務交給阮瑀。阮瑀騎在馬上,只花一會兒工夫就完成了。曹操接過寫好的文稿,拿起筆想要修改,但看來看去卻找不出下筆之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鋤頭之類的農具。《國語.齊語》:「惡金以鑄鉏、夷、斤、斸,試諸壤土。」唐.韓愈〈鳳翔州節度使李公墓誌銘〉:「益市耕牛、鑄鎛、釤、鉏、斸,以給農之不能自具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