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87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Quedius (Raphirus) yann Smetana, 1995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Quedius yann 體色為亮黑色,腹部亮棕黑色,腹部背板側區和端區及腹部末端有些地方色較淺,略呈栗色;頭,前胸背板和前翅具淺青銅綠金屬光澤;腹部略呈彩虹色彩,副器淺,紅棕色。Q. yann 其Q. bih 不同處除了在於陰莖構造外,其前翅較短,且腹部背板第七節柵狀邊緣不具白色端縫。本種可藉由篩檢原始常綠闊葉林或與針葉林混生森林內之大型倒樹上的苔蘚而得。截至目前為止,有關本種之文獻僅有一篇,因此本種之描述以Smetana (1995) 所發表之原始文獻為主。
紅尾伯勞(指名亞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本種的4個亞種都在台灣出現,因此個體外形有相當多的變異。L. c. cristatus 即褐頭紅尾伯勞。此亞種的成鳥頭頂紅褐色,背部為較黯淡的紅褐色,尾羽棕色、基部紅棕色。臉部有黑色眼罩,其上有白色眉線,前額有白色額帶。喉部白色,身體腹面皮黃色。喙成鉤狀,骨灰色,尖端顏色較深。跗蹠與趾鉛黑色。部分個體的體側或胸前有或多或少的黑褐色橫紋。亞成鳥身體背面褐色,胸腹部淺棕色有濃密的橫斑;眼罩較短,褐色,在眼先附近顏色較淺、邊緣較模糊。 L. c. confuses 是東北亞種,外形與褐頭紅尾伯勞十分相似,僅額帶較寬,身體背面的紅褐色較淺也較灰。 L. c. lucionensis 即灰頭紅尾伯勞。...
Quedius (Raphirus) chang Smetana, 1995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Quedius chang Smetana, 1995體色為亮黑棕色至亮黑色,頭楯、前翅、前胸背板邊緣顏色及腹部末端顏色較淺,觸角紅棕色。此種棲息於中海拔山區之常綠闊葉林的地面枯枝落葉層中,與類似種類差別在於前翅表面刻點間不再具任何的微小突起。截至目前為止,有關本種之文獻僅有一篇,因此本種之描述以Smetana (1995) 所發表之原始文獻為主。
Quedius (Distichalius) meng Smetana, 1995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Quedius meng 與台灣Distichalius 亞屬其他兩種可由顏色的不同而區別出來。Q. meng與日本種類Q. annectens非常類似,差別在於生殖器與其他微小的外部特徵差異。本種大多棲息於較高海拔山區約從2200公尺至3200公尺的森林中,但在1100公尺處也曾有採集單一標本的記錄;標本則可於針葉林與落葉性植物混生森林中,或針葉林森林中以篩檢苔蘚、腐爛樹皮、木頭和其他地表腐質而得,有時在灌木林下的腐殖土壤中亦可發現。截至目前為止,有關本種之文獻僅有一篇,因此本種之描述以Smetana (1995) 所發表之原始文獻為主。截至目前為止,有關本種之文獻僅有一篇,因此本種之描述以...
Quedius (Raphirus) perng Smetana, 1995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Quedius perng頭亮黑色;前胸背板亮黑色,偶爾在側緣有變異,從色較淡至幾乎整個均為暗紅棕色;前翅亮黑色至紅棕色;腹部亮黑色至亮黑棕色,有些背板端緣和端部顏色有變異,有時顏色較淡,朝向端部形成大範圍的紅棕色;頭、前胸背板和前翅具微弱的青銅金屬光澤,腹部呈現彩虹色彩,副器紅棕色,後足脛節中央平面具些微彩虹色彩,很少有不清楚之黑化。Q. perng 在顏色上稍有變異,雄蟲常有部份標本前胸背板部份或整個顏色較淡,而雌蟲則前胸背板色較暗。Q. perng 發生於約2100公尺至超過3600公尺的山區森林環境中,可於常綠闊葉林中篩檢枯枝落葉和其他森林地表之腐質,枯萎植物和苔蘚中採得標本,或於針葉...
Quedius (Distichalius) lin Smetana, 1995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Quedius lin 頭為黑色;前胸背板為亮黑色,沿著側緣有些部份顏色較淡,沿著基緣則有少許部份顏色較淡,偶爾接近基部後側區顏色稍淡,有時則完全暗色,少數前胸背板完全赤棕色,中央具不明顯之暗色區域,前翅赤棕色,棕色至亮黑棕色,偶爾沿著縫線有不明顯的暗色區,但不具明顯之縱向暗色條紋;腹部呈彩虹光澤,暗棕色,亮黑棕色至棕色,大多標本在腹部端部及背板端緣顏色稍淺;小顎鬚和下唇鬚紅棕色,觸角紅棕色,隱約可見向端部變暗,足紅棕色,所有脛節中央平面明顯顏色變暗。本種發生於約3200公尺以上之高海拔山區之森林及亞高山帶植物環境中。標本可於針葉林或混生林中藉由篩檢森林地表腐質,苔蘚,枯萎植物,林下灌木中的腐...
Quedius (Raphirus) fangi Smetana, 1995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Quedius fangi 一般體色為亮黑色,頭部黑色,前翅亮黑棕色至黑色,肩區色較淺,觸角紅棕色,向末端顏色漸深。其體型較大,前翅具皺紋般的刻點,腹部背板刻點密度適中。Q. fangi 發現於南湖山、阿里山及太平山山區,本種藉由篩檢枯枝落葉底層或其他腐屑而得到標本。截至目前為止,有關本種之文獻僅有一篇,因此本種之描述以 Smetana (1995) 所發表之原始文獻為主。
井口座標為E120°50'45"、N22°18'34",行政區劃分屬台東縣達仁鄉安朔村。本座鑽井孔口標高205.63公尺,鑽探深度為97公尺,科博館目前蒐藏本孔岩心共18箱。主要地層為潮州層(廬山層相當之地層),鑽探所得之岩心有風化層、硬頁岩、矽質砂岩、石英脈。
角閃()安山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角閃安山岩分布於蘭嶼中央山地包括紅頭溪、漁人溪、東清南溪以南野銀村一帶及椰油南溪、椰油溪下游等地,幾佔全島面積之半,是本調查區域出露最廣之岩石,其在奧本嶺一帶為石灰質凝灰岩所覆蓋。此種安山岩推測應為複成火成岩體,由數期火成活動構成,岩石外觀雖各地略有不同,惟因野外露頭不良,岩層地質界線不明,故未再加細分。本岩之外觀為淺灰色或淺綠色,散布著清晰之角閃石斑晶。顯微鏡下,斑晶以斜長石、角閃石為主,輝石及其他鎂鐵礦物較少,不透明礦物(主要為磁鐵礦與黃鐵礦)含量不多,伴生之礦物有磷灰石等。斜長石含量10~20%,常受微弱黏土化作用。角閃石呈黃綠色至黃褐色,含量約25~40%,大部分呈自形,易受綠泥石化、...
白鶺鴒(黑背眼紋亞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約19cm。不同亞種的雌雄鳥、冬繁殖羽、成幼鳥之間的羽色均不相同。所有亞種成鳥的喙、眼、腳皆為黑色。M. a. leucopsis成鳥的冬繁殖羽皆無過眼線,M. a. ocularis 與M. a. lugens 成鳥的冬繁殖羽皆具過眼線。M. a. leucopsis 白面白鶺鴒的雄鳥繁殖羽為額、前頭、喉、臉、耳皆為白色,頭頂至背部以及肩羽黑色,胸部有大塊黑斑,脇、腹、腿、尾下覆羽皆為白色,大覆羽及中覆羽於站立時為白色,翅膀展開時則可發現大覆羽及中覆羽中有黑色斑,初級飛羽及次級飛羽為黑白相間的羽色,腰、尾上覆羽為黑色,尾羽外側及下部白色,尾羽上部則為黑色。雌鳥繁殖羽一般與雄鳥繁殖羽相同,...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