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傅抱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904~1965)江西新喻人,日本帝國美術學校畢業。曾任中央大學(今南京大學)教授,善畫山水人物,山水畫皴法綜合亂柴皴、披麻皴、鬼面皴、荷葉皴等皴法,人稱「抱石皴」。人物畫多取材於典詩詞。能從中國繪畫的傳統思想及技法中求新,畫史畫論亦具權威。著有《石濤上人年譜》、《中國美術史年表》、《中國代山水畫史研究》、《中國繪畫理論》等。
那達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族的傳統節日。「那達慕」是蒙語的譯音,有娛樂、遊戲的意思。每年夏、秋季節舉行,內容主要有摔跤、賽馬、射箭、舞蹈、套馬、下蒙棋等遊牧民族的競技活動。有的地方還有田徑、拔河、籃球等體育項目。是蒙族在長期的遊牧生活中創造和流傳下來的具有獨特民族色彩的節日。
砥礪清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磨鍊清廉高尚的節操。漢.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虞文繡砥礪清節,耽學好。」
梐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置於官署前用以遮攔行人的障礙物。《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幸來涉我壤土,入吾梐梱。」也稱為「梐枑」。
倒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側身而坐。《金瓶梅》第七五回:「人姙娘懷孕,不倒坐,不偃臥。」
風催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十分迅速。南朝齊.鮑令暉〈意贈今人〉詩:「形迫杼煎絲,顏落風催電。」
貂蟬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貂尾和蟬裝飾的帽冠,為代達官貴臣所戴。《宋史.卷一五二.五輿志四》:「貂蟬冠一名籠巾,……上綴玳瑁蟬,左右為三小蟬,御玉鼻,左插貂尾。三公、親王等祠大朝會,則加于進賢冠而服之。」也稱為「蟬冠」。
道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教的符籙。凡入道的人必受籙。《隋書.卷三五.經籍志四》:「云自上黃帝、帝嚳、夏禹之儔,並遇神人,咸受道籙。」
道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僧、道的口糧。元.李好《張生煮海》第三折:「俺也不是化道糧,也不是要供養,我則是特來相訪。」元.無名氏《鴛鴦被》第二折:「不想有施主家請我做齋,待不去呵,恐怕誤了道糧。」
停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停止服喪。清.顧炎武《日知錄.卷一八.停喪》:「停喪之事,自所無。自建安離析,永嘉播竄,于是有不得已而停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