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0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40.650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揭竿而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秦末陳勝、吳廣倉促起義,反抗暴秦的史事。見《史記.卷四八.陳涉世家》。後比喻起義舉事。《清史稿.卷四三九.戴鴻慈傳》:「俄滅波蘭而用嚴法以禁其語言,今揭竿而起要求權利者,即波蘭人也。」
詩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記》,據說原有古詩3000篇,孔子根據禮義的標准編選了其中300篇,整理出了《詩經》《史記·孔子世家》:“古者《詩》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禮儀者……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唐代孔穎達《毛詩正義·〈詩譜序〉疏》:“孔子所錄,不容十去其九。馬遷言古詩三千余篇,未可信也。”、宋代朱熹、明代朱彝尊、清代魏源等對此說均持懷疑態度。《左傳》中記載孔子不到10歲時就有了定型的《詩經》,公元前544年魯樂工為吳公子季札所奏的風詩次序與今本《詩經》基本相同“季札觀樂”見《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對此記載,皮錫瑞據《周禮...
三寸不爛之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ān cùn shé釋義︰猶「三寸不爛之舌」。見「三寸不爛之舌」條。 01.《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今以三寸舌為帝者師,封萬戶,位列侯,此布衣之極,於良足矣。」(源) 02.《三國演義.第四七回》:「某憑三寸舌,為丞相說之,使皆來降。」
奉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飲食起居。《史記.卷三二.齊太公世家》:「其子曰公孫無知,釐公愛之,令其秩服奉養比太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細小。通「小」。《禮記.學記》:「宵雅肄三,官其始也。」漢.鄭玄.注:「宵之言小也。」《史記.卷六○.三王世家》:「毋侗好軼,毋邇宵人,維法維則。」
纍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失意、不得志的樣子。《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纍纍若喪家之狗。」也作「儽儽」。
大家閨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身於世家貴族,有教養、有風範的未婚女子。清.袁枚《隨園詩話補遺》卷五:「與諸女士茶話良久,知是大家閨秀,與公皆有世誼。」
喪家之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不得志、無所歸宿或驚慌失措的人。語出《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例]巨額的債務,逼得他成了喪家之犬,四處躲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能力超越他人。《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孔子為政必霸。」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事類》:「主佐合德,文采必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稱謂:(1)稱同胞男子先生者為「兄」,後生者為「弟」。如:「么弟」、「胞弟」、「令弟」、「舍弟」。《左傳.隱公元年》:「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也稱為「弟弟」。(2)稱親戚中同輩而年紀比自己小的男子。如:「堂弟」、「表弟」、「妻弟」、「族弟」。(3)古代亦稱女子後生者為「弟」。即妹。《孟子.萬章上》:「於衛主讎由彌子之妻,與子路之妻兄弟也。」《史記.卷五十六.陳丞相世家》:「樊噲,帝之故人也,功多,且及乃呂后弟呂嬃之夫。」(4)對同輩朋友的自稱。如:「愚弟」、「閣下海量,小弟自嘆弗如!」《紅樓夢》第二回:「雨村忙亦笑問:『老兄何日到此,弟竟不知。』」(5)稱年少於己者的同輩朋友。如:「仁弟」、「賢弟」。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