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洛桑會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西元一九三二年於瑞士洛桑召開,商討有關解決德國賠款問題的債權國會議。會議決定削減賠款總額,並對還款時間等做出新的規定。
解散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內閣制國家,解散國會的權力。內閣為對抗國會的不信任議決,對國會有解散權,以達成行政與立法的相互制衡。
一院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律上指國會以一院組織者,稱為「一院制」。相對於兩院制而言。
西敏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英國國會所在地。位於倫敦市中的西敏區。十一世紀時,為皇室居所,後因火災及戰爭轟炸而多次損毀,幾經修建,終轉為象徵英國最高主權的國會議事廳。上有高一百公尺的鐘樓及重達十三噸的大鵬鐘,向來聞名於世。
非常總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會為因應急迫的情勢,得不依通常法例而召開非常會議,選舉總統,是為非常總統。
集選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為平衡各種族在政治上的權力和利益的選舉方式。在由多數民族所組成的國家中,規定在特定選舉區內的候選人,必須數人為一組參選,而其中必須有一人為少數民族。如新加坡選舉國會議員即是用此方式。
公營電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確認電視為教育文化事業,不適於競爭,應由國會立法,由社會公眾代表組成管理委員會,以特許獨占的方式經營,不准許商業電視存在。這種制度盛行於西歐民主國家。
國際人權公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聯合國於西元一九六六年十二月十六日,由大會通過的國際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公約。當時聯合國會員國為當然締約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