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78.1219 ms
共 39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復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書名。俄國托爾斯泰所著。敘述一娼婦因殺人嫌疑被捕,審判官發現其為十年前所戀村女,欲救其脫罪無效,乃同流放西伯利亞,女感悟而成善婦。
|
立地成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禪宗指人皆有佛性,積惡之人,轉念為善,即可成佛。後指人若能改過遷善,就能讓生命獲得新意義。《五燈會元.卷一九.東山覺禪師》:「廣額正是個殺人不眨眼底漢,颺下屠刀,立地成佛。」《聊齋志異.卷七.羅祖》:「今世諸檀越,不求為聖賢,欲望成佛祖。請遍告之:『若要立地成佛,須放下刀子去。』」
|
離鄉別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離鄉背井」之典源,提供參考。 《古尊宿語錄.卷三七.鼓山先興聖國師(神晏)和尚法堂玄要廣集》古人道,西天一段事,總被今時人埋沒,卻覓個出頭處不得。更有老宿道,大唐國內,盡是一隊滅胡種賊。即者便是。人家男女,乍入叢林,何處會得?聞舉經舉論,便刺頭入裡許,念言念句。便遇著這般底,便是殺人賊。是汝一人半人猶可在,惑賺他多少人家男女,千生累劫披枷帶鎖,於自己事轉疏轉遠。如今奉勸諸兄弟,大丈夫漢,一等是離鄉涉1>井,訪道尋師。為自己事,也須眨上眉毛,著些子精彩,於親躬事有辨明處。 〔注解〕
(1) 涉:徒步渡水,此指遠行。
|
吾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稱自己的兒子。《國語.魯語下》:「今吾子夭死,吾惡其以好內聞也。」《戰國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參殺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殺人。』」
|
潛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祕密逃走。《詩經.小雅.四月》:「匪鱣匪鮪,潛逃于淵。」《儒林外史》第五○回:「要犯一名萬里,係本府已革生員,身中,面黃,微鬚,年四十九歲,潛逃在外。」
|
洩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洩內心的憤恨。《聊齋志異.卷七.邵女》:「日夜切齒,將伺柴出而後洩憤於女。」也作「泄憤」、「泄恨」、「洩恨」。
|
背井離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離鄉背井」之典源,提供參考。 《古尊宿語錄.卷三七.鼓山先興聖國師(神晏)和尚法堂玄要廣集》古人道,西天一段事,總被今時人埋沒,卻覓個出頭處不得。更有老宿道,大唐國內,盡是一隊滅胡種賊。即者便是。人家男女,乍入叢林,何處會得?聞舉經舉論,便刺頭入裡許,念言念句。便遇著這般底,便是殺人賊。是汝一人半人猶可在,惑賺他多少人家男女,千生累劫披枷帶鎖,於自己事轉疏轉遠。如今奉勸諸兄弟,大丈夫漢,一等是離鄉涉1>井,訪道尋師。為自己事,也須眨上眉毛,著些子精彩,於親躬事有辨明處。 〔注解〕
(1) 涉:徒步渡水,此指遠行。
|
坐山觀虎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不介入別人爭鬥,袖手旁觀,以便從中得利。《紅樓夢》第六九回:「鳳姐雖恨秋桐,且喜借他先可發脫二姐,自己且抽頭。用借劍殺人之法,坐山觀虎鬥,等秋桐殺了尤二姐,自己再殺秋桐。」也作「坐山看虎鬥」。
|
緝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搜查捉拿。[例]針對近日發生的連續殺人案,警方特別加強巡邏,全力緝拿歹徒。
|
寸草不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兒女英雄傳》第一一回:「如今是天理昭彰,惹著了這位殺人如戲的十三妹,殺了個寸草不留,自在逍遙的走了。」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