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含血噀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含血噴人」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釋曉《羅湖野錄.卷上》臨安南蕩崇覺空禪師,生緣姑熟,參侍黃龍死心禪師。死心惜其福不逮慧,以無應世為囑,草堂清公送以偈曰:「十年聚首龍峰寺,一悟真空萬境閒。此去隨緣且高隱,莫將名字落人間。」尋棲止天臺,望高叢林,應命崇覺。未幾,院罹回祿,黽勉於土木之役,亦無倦誨接。嘗頌野狐語曰:「含血潠1>人,先汙其口。百丈野狐,失頭狂走。驀地2>喚回,打個筋斗3>。」空之天資精悍,知見甚高,律身精嚴,外請不赴,有欲迎齋為架三門,乃告以:「捨家財,荷公發心矣;背眾食,奈我破戒何?」其固守如此。然平居氣凌諸方,於學徒亦鮮假詞色,真有父風,卓然可敬也! 〔注解〕 ...
天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天空的中央。唐.盧仝〈月下寄徐希仁〉詩:「夜半沙上行,月天心明。」
琉璃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扁青石為藥料燒製成的彩色珠子。可做項鍊等藝品。如:「這項鍊上的琉璃珠綻放出的光彩,晶奪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嫇」條。
百拙千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非常笨拙醜惡。宋.釋曉《羅湖野錄》卷二:「我手何似佛手,黃龍鼻下無口,當然所見顢頇,至今百拙千醜。」
水涸石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水落石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醉翁亭位於滁州(今安徽省滁縣)城西南瑯琊山兩峰之間,為山僧智仙所築。〈醉翁亭記〉就是歐陽修遊賞醉翁亭後所寫下的一篇文章,文中描寫出山林四季變化的景色:春季有野花幽香,夏季有綠樹繁茂而成一片濃蔭,秋季風聲蕭瑟而霜色潔,冬季水枯而石頭盡露。朝暮之間的景色變化,加以四季的不同景色,使得遊賞於醉翁亭中的快樂顯得無窮無盡。「水落石出」或許就是從本文摘出的一個成語。因為水位低,本來沉於水底的石頭逐一浮露出來,石頭猶如原被遮掩的真相,所以這句成語就被用於比喻事情經過澄清而後真相大白。
居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行動。唐.薛《龍女傳.鄭德璘傳》:「訪其父母,父母居止儼然。」
瓊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樹枝因披雪而晶潔白,如玉樹一般,故稱為「瓊林」。唐.劉禹錫〈和樂天洛下雪中宴集寄汴州李尚書〉詩:「遙想兔園今日會,瓊林滿眼映旂竿。」
含血潠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含血噴人」。見「含血噴人」條。01.宋.釋曉《羅湖野錄》卷上:「含血潠人,先汙其口。百丈野狐,失頭狂走。驀地喚回,打個筋斗。」(源) 
煥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光亮的樣子。唐.韓愈〈南山〉詩:「參參削劍戟,煥煥銜琇。」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