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日高三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太陽已升到三根竹竿相接的高度。表示時候已經不早了。明.湯顯祖《南柯記》第二一齣:「日高三丈,還不見六房站班。」《鏡花緣》第六七回:「誰知自從五更放了三十七砲,等到日高三丈,並未再添一砲,眼見得竟有八位要在孫山之外。」也作「日上三竿」。
滇緬公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雲南省昆明市到畹町的公路。長九百五十八公里,出國境與緬甸公路相接,為我國在抗戰期間,獲得外援的唯一交通路線。
改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改變神色、態度。漢.司馬相如〈封禪文〉:「於是天子俙然改容曰:『俞乎朕其試哉。』」《儒林外史》第一五回:「胡三公子改容相接,施禮坐下。」
青黃未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青黃不接」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歐陽修〈言青苗錢第二劄子〉(據《歐陽文忠公奏議.卷一八》引)臣竊見自俵青苗錢已來,議者皆以取利為非。朝廷深惡其說,遂命所司條陳申諭,其言雖煩,而終不免於取利,然猶有一說者,意在惠民也。以臣愚見,若夏料錢於春中俵散1>,猶是青黃不相接之時,雖不戶戶闕乏2>,然其間容有不濟3>者,以為惠政,尚有說焉。若秋料錢於五月俵散,正是蠶麥成熟,人戶不乏之時,何名濟闕,直是放債取利爾。 〔注解〕 (1) 俵散:分發、分給。俵,音ㄅ|ㄠˇ。 (2) 闕乏:即「缺乏」,缺少、不足。 (3) 不濟:不夠、不足。
交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交戰、打仗。《孔子家語.卷二.致思》:「兩壘相望,塵埃相接,挺刃交兵。」《三國演義》第六回:「方欲交兵,劉表便退。」也作「交鋒」。
連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座車前後相接。比喻親近。三國魏.曹丕〈與吳質書〉:「昔日遊處,行則連輿,止則接席,何曾須臾相失!」《梁書.卷八.列傳.昭明太子》:「託乘同舟,連輿接席。」
銜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後相接。《後漢書.卷八七.西羌傳.東號子麻奴》:「牛馬銜尾,群羊塞道。」唐.劉禹錫〈山南西道新修驛路記〉:「狹徑深陘,銜尾相接。」
旁行斜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旁行,橫向書寫。斜上,指上下格中紀事相接。旁行斜上指《史記》年表的格式。後泛指用橫向表格排列的各種譜表,或按一定格式書寫的文字。
胸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於頸椎與腰椎間的脊椎骨。共十二塊。有關節與肋骨相接
烏鞘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脈名。為祁連山東延部分,呈西北至東南走向,河西走廊和黃土高原於此分界。西北端和祁連山主幹相接,東南部沒入黃土高原。海拔二千五百至三千五百公尺,最高嶺脊超過四千五百公尺。烏鞘嶺是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它是黃土高原和河西走廊的天然界線,也是外流區域和內流區域、半乾旱地區和乾旱地區的分界線。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