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8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8.142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麻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煩瑣、費事。[例]這件紛處理起來非常麻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將兩股或兩種以上的事物扭轉結在一起。如:「絞麻繩」、「絞鐵絲」。
四通八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起攝衣,延酈生上坐,謝之。酈生因言六國從橫時。沛公喜,賜酈生食,問曰:「計將安出?」酈生曰:「足下起合之眾,收散亂之兵,不滿萬人,欲以徑入強秦,此所謂探虎口者也。夫陳留2>,天下之衝3>,四通五達之郊也,今其城又多積粟。臣善其令,請得使之,令下足下。即不聽,足下舉兵攻之,臣為內應。」於是遣酈生行,沛公引兵隨之,遂下陳留。號酈食其為廣野君。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晉.程本《子華子.晏子問黨》。 (2) 陳留:漢縣名。位於河南省開封市之南,瀕惠濟河南岸。 (3) 衝:音ㄔㄨㄥ,交通要道。〔參考資料〕 晉.程本《子華子.晏子問黨》且齊之為國也,表海而負嵎,輪廣隈澳,其塗之所出,四通而八...
言過其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漢應劭所著的《風俗通義》中的〈正失〉篇,開頭即點出此篇是為了正歷史上善惡謬誤所寫,所以立篇名為〈正失〉。在孝文帝這段中,指出劉向認為世俗流傳漢文帝的許多事跡,大多是些誇大,與事實不相符的穿鑿附會之說。只因文帝非常禮遇來上諫的大臣,所以大臣們對文帝多有褒獎。例如:文中列舉十數件關於文帝的善行,都有溢美、牽強附會之嫌。後人看到這些褒揚的文章,就以為全是事實。世上的非議與稱讚,有很多是名實不符,但會去求證的人不多,隨聲附和的人倒是不少。應劭在此對劉向的看法表示贊同。後來「言過其實」被用來指言辭虛妄誇大,與事實不相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衰敗、衰落。如:「衰替」、「興替」。《晉書.卷一一一.慕容暐載記》:「風頹化替,莫相攝。」
未竟事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若不能滿足的欲求愈多,長久成為個體意識的焦點(形象),個體愈會被過去束縛使其耿耿於懷。蘊藏在潛意識中結纏繞的未表達情感、未解決的情況和未獲滿足的欲求,隨時可能不自覺地介入當下的意識活動,妨礙意識與自我及外界環境與他人的溝通和接觸,並終至以逃避體驗時可能的痛苦,而不願做必要的改變,不能突破僵局也阻礙成長的可能性。未竟事務將會一直持續存在著,直到個體妥善面對、處理予之處理後才算「完成」。若累積到相當強度時,個體陷入偏激、苦悶狀態,以及自我打擊無法自拔,也容易發生偏差或異常行為(例如心神不寧、強迫性行為、過分拘泥、壓抑自我表...
瓜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泛指牽連、紛。《醒世恆言.卷三一.鄭節使立功神臂弓》:「別的員外沒甚事,你卻有些瓜葛,莫待我說出來不好看!」
搖旗吶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喬吉《兩世姻緣.第三折》(據《元曲選》引)論文呵,有周公禮法;論武呵,代天子征伐。不學雲間翔鳳,恰似井底鳴蛙。你這般搖旗吶喊,簸土揚沙1>,磨磨2>,叫叫喳喳;你這般耀武揚威待怎麼?將北海尊罍做了兩事家。你賣弄你那搊扎,你若是指一指該萬剮。 〔注解〕 (1) 簸土揚沙:指虛張聲勢。簸,音ㄅㄛˇ,搖動。 (2) 磨磨:胡亂纏。,音ㄒㄩㄝ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檢舉、揭發不法行為。如:「彈劾」、「劾」。《史記.卷八八.蒙恬傳》:「太子立為二世皇帝,而趙高親近,日夜毀惡蒙氏,求其罪過,舉劾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好。通「姣」。《詩經.陳風.月出》:「佼人僚兮,舒窈兮。」漢.王充《論衡.骨相》:「陳平貧而飲食不足,貌體佼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