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44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龍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鶆䴈:動物名。鶆䴈目鶆䴈科。似鴕鳥,但較小,不會飛。有三支腳趾。善游泳。為一夫多妻制。以植物、軟體動物、蜴等為食。產於南美洲。
伯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鳥綱燕雀目伯勞科。種類多,以臺灣常見的紅尾伯勞為例,體型較雀稍大,頭、頸、背部呈珠灰色,至腰部漸轉為紅褐色。常在草坡、疏樹林或農田村舍附近活動,常立於枝柱上。性凶猛,喜食昆蟲、蛙類、蜴。成語中的「勞燕分飛」,勞指的就是伯勞鳥。如:「屏東恆春一帶每年九月後,都有伯勞來訪,我們應當好好保護這批大自然的訪客。」
雷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一種草食性恐龍。脊椎動物亞門爬蟲綱髖目。體型龐大,身長可達二十四公尺,重至三十五公噸。四足粗笨,有如象足。頭部僅有六十公分左右,頸部及尾部甚長。居於水邊陸地或沼澤之中。
箭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紋骨魚綱合齒科海產魚的總稱。體形細長,頭部類似蝦及蜴。長鱗,有利齒,性情凶猛,為大洋性的上層魚類,以追捕魚類為食。分布於熱帶和溫帶海區,如臺灣東北方的東海南部外海。
石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蜴的別名。參見「蜴」條。
石龍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蜴的別名。參見「蜴」條。
馬來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脊椎動物哺乳綱食肉目熊科。全身色黑,鼻部為灰褐色,喉有新月形白斑紋,晝伏夜出,喜食白蟻、蜴。原產於馬來半島。
始祖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鳥綱始祖鳥目。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鳥類,距今約一億四千萬年。大如烏鴉,形狀介於鳥類與爬蟲類之間,被視為爬蟲類進化到鳥類的過渡型。其特徵為全身覆蓋羽毛;兩鶚布滿細小又尖銳的牙齒;每邊翅膀上各有三個爬子、蜴般的長尾巴上有二十節脊椎骨,每節附生一對尾羽。牠的前肢和尾巴有助於飛行,但由體型構造和生理情況看來,亦只能作初步短距離的飛行。其化石在十九世紀時,於德國南部巴伐利亞的侏羅紀晚期地層中發現。
梁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爬蟲綱龍目腳亞目。為侏羅紀時大型脊椎動物,形狀略似大袋鼠,體長可達三十公尺。頭部小,齒圓鈍,以柔嫩植物為食。為已知最大最長的恐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