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睜開眼睛凝視。唐.韓愈〈謁衡嶽廟遂宿嶽寺題門樓〉詩:「廟令老人識神意,睢盱偵伺能鞠躬。」
1.大的。通「訏」。《漢書.卷八五.谷永傳》:「又廣盱營表,發人冢墓,斷截骸骨,暴揚尸柩。」顏師古注引晉灼曰:「盱,大也。」
2.憂愁。《詩經.小雅.都人士》:「我不見兮,云何盱矣。」
姓。如晉代有盱烈。
聽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所聽到的事情。如:「電視上正在播報一則聳人聽聞的事件。」明.王守仁《傳習錄.卷下.黃省曾錄》:「久之,漸有喜靜厭動,流入枯槁之病,或務為玄解妙覺,動人聽聞,故邇來只說致良知。」《鏡花緣》第六回:「該仙子何以迫不及待,並不奏聞請旨,任聽部下逞豔於非時之候,獻媚於世主之前,致令時序顛倒,人聽聞。」
傷天害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聊齋志異.卷八.呂無病》是日,孫在都,方憩息床上,女悄然入。孫驚起曰:「纔眠已入夢耶!」女握手哽咽,頓足不能出聲。久之久之,方失聲而言曰:「妾歷千辛萬苦,與兒逃於楊──」句未終,縱聲大哭,倒地而滅。孫絕,猶疑為夢。喚從人共視之,衣履宛然。大異不解。即刻趣裝,星馳而歸。既聞兒死妾遁,撫膺大悲。語侵婦,婦反脣相稽。孫忿,出白刃;婢嫗遮救,不得近,遙擲之。刀脊中額,額破血流,披髮嗥叫而出,將以奔告其家。孫捉還,杖撻無數,衣皆若縷,傷痛不可轉側。孫命舁諸房中護養之,將待其瘥而後出之。婦兄弟聞之,怒,率多騎登門;孫亦集健僕械禦之。兩相叫罵,竟日始散。王未快意1>,訟2>之。孫捍衛入城,自詣3>質審...
腸肥腦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死。』至尊宜自至千秋門,琅邪必不敢動。」皮景和亦以為然,後主從之。光步道,使人出曰:「大家來。」儼徒散。帝駐馬橋上,遙呼之,儼猶立不進。光就謂曰:「天子弟殺一漢,何所苦。」執其手,強引以前。請帝曰:「琅邪王1>年少,腸肥腦滿,輕為舉措2>,長大自不復然,願寬3>其罪。」帝拔儼帶刀環亂築,辮頭,良久乃釋之。 〔注解〕 (1) 琅邪王:高儼(西元558∼571),字仁威,北齊武成帝第三子,十分得寵,嘗欲改立為儲。北齊後主高緯即位後深忌之,武平二年,以出獵為名,使劉桃枝殺之。 (2) 舉措:行為動作。 (3) 寬:饒恕、原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埋沒、泯滅。《抱朴子.外篇.嘉遯》:「猶震雷則鼛鼓堙,朝日出則螢燭幽也。」《文選.潘岳.西征賦》:「窺秦墟於渭城,冀闕緬其堙盡。」
昏天暗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光線昏暗,分不清方向。如:「龍捲風來時,一時間飛砂走石,昏天暗地,十分人。」《喻世明言.卷一三.張道陵七試趙昇》:「真人又變成大鵬金翅鳥,張開巨喙,欲啄龍睛。鬼帥再變五色雲霧,昏天暗地。」
循表涉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記。澭水突然上漲,但楚國人並不知道,還是順著原來的標記在夜間渡水,結果淹死的人將近有一千多人,士兵驚的聲音如同大房屋倒塌一樣。以前他們設立標記的時候,是可以根據標記渡水的,現在水位已經變化,水漲了很多,可是楚國人還是照著原來的標記渡水,這是他們為什麼慘敗的原因。現在的國君取法先王的法令制度,就有些像這種情況。時代已經與先王的法令制度不相適應了,但還在說這是先王的法令制度,因而取法它。用這種方法來治理國家,難道不可悲嗎!所以說治理國家沒有法令制度就會混亂,死守古老的法令制度而不改變就會行不通,混亂和不合時宜都不能治理好國...
飛砂走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風力迅猛。[例]狂風侵襲本地,頓時飛砂走石,場面十分人。
借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借別人的地位、名望來抬高自己。宋.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卷一六:「假名梅聖俞,毀及范文正公,而天下然不服矣。且文正公與歐陽公、梅公立朝同心,詎有異論?特聖俞子孫不耀,故挾之借重以欺世。」
心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心驚。南朝梁.江淹〈別賦〉:「使人意奪神,心折骨驚。」宋.張元幹〈石州慢.雨急雲飛〉詞:「心折。長庚光怒,群盜縱橫,逆胡猖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