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9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3.523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附錄-地名-火車線站名
鹿加秋姑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Upeneus moluccensis (Bleeker, 1855)
體圓長;頦鬚1對;體上半部粉紅至櫻桃紅;下半部白色;自眼後緣至尾鰭基部具1水平黃色帶;背鰭與尾鰭上半葉具3~4條黑色帶,下半葉後緣黑色;體長可達16公分。
西太平洋、印度──太平洋區。
棲息砂泥海的肉食性魚類。
以拖網漁獲,供食用。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鱸亞目(Suborder Perc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鬚鯛科或秋姑魚科或羊魚科(Family Mullidae),Goatfishes,Surmullets
鱸上科(Superfamily Percoidea)
鹿仔草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嘉義縣鹿草(附錄-地名-舊地名)
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鹿身體表面的一層組織。鹿皮十分珍貴,可用來做沙發座皮、皮帽子、皮鞋和皮夾克等,而在荷治時期到鄭氏時期,出口物資的鹿皮大多是梅花鹿
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赫哲族民間舞蹈。流傳於黑龍江下游和烏蘇里江沿岸的赫哲族聚居區。又稱《巫舞》。是薩滿教巫師在祭神驅鬼,消災治病,祈求豐收等跳神活動中的一種鼓舞形式。舞時,薩滿(即巫師)頭戴鹿角神帽,身穿神衣,掛銅鏡,繫神裙,扎腰鈴,手持神鼓(也叫抓鼓,用寬約兩公分的木板條圍成圓圈,一面蒙上獸皮,背面用革條繫一十字形,中心交接處繫一鐵環,左手握環,右手拿一裹著獸皮的籐鞭)邊擊邊舞。動作有張有弛,時緊時鬆。模擬鹿、鷹等動物的形象,頻頻作舞;或發出熊的咆哮聲,蛇的爬行聲。加上眾人在一旁擊鼓助興和狂熱的伴唱,整個氣氛充滿神秘的色彩。舞蹈的主要動作有:〈胸前擊鼓〉、〈背後擊鼓〉、〈頭上擊鼓〉、〈掖鼓小步行進〉、〈輕...
鹿枝背舟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前翅長約 28-31mm;雄蟲觸角長雙櫛齒狀,雌蟲者絲狀;頭部、頸片、胸部與腹部黑棕色,肩片白色;前翅狹長,底色白色密布黑色小點斑,近前緣1/3段以及2/3段之前緣與內緣分別有一個近三角形黑色斑塊,而近基部1/3之前緣者最大;後翅白色,臀角具有一黑色斑,緣毛深棕色。外觀近似小鹿枝背舟蛾(Harpyia microsticta baibarana),然該種體型較小(前翅長約24-28mm),整體灰白色,前翅內緣三角斑僅有近基部1/3段者然呈較淺之深褐色,因此辨識容易。
鹿加群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群島名。為印尼群島的一部分,位於蘇拉維西及新幾內亞之間。赤道通過此處,屬於典型熱帶性氣候。產丁香、肉桂、豆蔻等香料,故也稱為「香料群島」。
鹿野黑蔭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Zophoessa siderea kanoi (Esaki & Nomura, 1937) 鹿野黑蔭蝶 展翅寬35~39mm,翅底色呈黑褐色,後翅外緣有不明顯之白色細紋,後翅腹面翅端亞外緣有兩個小型斑點,以及後翅各翅室亞外緣有帶有黃灰色環的黑眼紋。 成蟲發生期為6~10月。分佈於北部山區。幼生期之生物學資訊仍待查明。
日本鹿蹄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莖略木質化,高達30 cm。葉互生,革質,卵狀長橢圓形,3-6 cm長,先端銳尖,微突尖頭,葉緣疏生細齒;葉柄3-4 cm長。花5-10朵排成總狀;花梗6-10 cm長。果徑6-8 mm。

鹿寮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附錄-地名-溪川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