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78.144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領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承認過失並接受罰。如:「他偷了東西後,懊悔不已,最後終於決定向失主領罪。」
梅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名:(1)在江西省寧都縣東北。因多梅樹,故稱為「梅嶺」。也稱為「修嶺」。(2)大庾嶺的別名。參見「大庾嶺」條。因多梅,故又名梅嶺。(3)在江西省新建縣西的西山。相傳為漢梅福修道之,上有梅仙壇。(4)在江西省蓮花縣。(5)在福建省閩侯縣北。(6)在福建省崇安縣東南。(7)在福建省詔安縣東南的海濱。(8)在浙江省壽昌縣西南。也稱為「梅峰」。
沒高沒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管高或低。指隨興,目標不明確。《西遊記》第二五回:「行者沒高沒低的,棍子亂打。」
吊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繩網等材料編成,可以四隨意懸掛的便床。[例]夏日的午後,他喜歡找個僻靜的場所,掛張吊床,小寐一下。
摸不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法完全了解。[例]我摸不清他的脾氣,不知如何和他相
避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躲避災害。《三國志.卷二二.魏書.陳群傳》:「或言欲以避衰,或言欲於便移殿舍,或不知何故。」《資治通鑑.卷七二.魏紀四.明帝太和六年》:「又聞車駕欲幸許昌,二宮上下,皆悉居東,舉朝大小,莫不驚怪。或言欲以避衰,或言欲以便移殿舍,或不知何故。」
那達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蒙古族的傳統節日。「那達慕」是蒙語的譯音,有娛樂、遊戲的意思。每年夏、秋季節舉行,內容主要有摔跤、賽馬、射箭、舞蹈、套馬、下蒙古棋等遊牧民族的競技活動。有的地方還有田徑、拔河、籃球等體育項目。是蒙古族在長期的遊牧生活中創造和流傳下來的具有獨特民族色彩的節日。
怕見的是怪,難躲的是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還債的事難以推延。《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五:「到說衛家索債,心理沒做理會,只得三回五次,回說:『不在家,待歸時來討。』又道是:『怕見的是怪,難躲的是債。』」
豐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增加豐厚的程度。《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應用敕分者,殷不請於朝,即以帖行之;又不時科斂民財,以自豐殖。」
堂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宰相分公事的手諭文書。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一.故事一》:「堂中書指揮事謂之『堂帖子』。曾見唐人堂帖,宰相簽押,格如今之『堂剳子』也。」也稱為「堂帖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