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9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道貌凜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整行次」,打點、整理行旅之處所。
(3) 維摩:為佛陀之在家弟子,乃中印度毘舍離城之長者。精通大乘佛教教義,修行高遠,雖出家弟子猶有不能及者。亦稱為「維摩詰」、「無垢稱」等。
(4) 道貌:修行者的容貌。
(5) 凜然:莊嚴肅穆的樣子。
(6) 畾落:同「磊落」,形容胸懷坦蕩,心地光明。
|
核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審核計算。《儒林外史》第四○回:「邊庭上都督不知有水草,部裡書辦核算時偏生知道,這不知是司官的學問?還是書辦的學問?」《文明小史》第三四回:「同幕府諸公閒談,核算通山東省已有了四十八個學堂。」也作「核計」。
|
向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如物理上的力、速度、加速度、動量等。通常以一端帶有箭頭的線段來表示。[例]兩向量必須大小相等、方向一致,才可視為平等。
|
行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通行船隻。《史記.卷一一六.西南夷傳》:「江廣百餘步,足以行船。」
|
名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負有盛名的人。唐.韓愈〈柳子厚墓誌銘〉:「所與遊皆當世名人,子厚少精敏,無不通達。」
|
萍水相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萍水相逢」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浮萍是一種浮生在水面的水草,葉扁平而小,面背皆青,有鬚根下垂水中,會隨水流四處漂動。古人觀察浮萍的漂動,覺得人生的聚散,有如浮萍,所以有「萍水相逢」的說法。一般認為這句話是出自於唐代王勃所寫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也就是通俗所稱的〈滕王閣序〉。這篇文章是王勃參加洪州都督閻公於滕王閣上盛宴時所作。其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傳誦千古。但除這兩句外,文章中也有幾句寫到奔波天涯的失意遊子,「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意思是說:「群山峻嶺,是如此難以超越,但有誰會去同情於迷路於其中的人?在天涯奔波中,偶然相遇的人竟都是...
|
顫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氣流由喉至口腔,藉由發聲器官中,舌或脣的急速顫動,使氣流通道開放、阻塞急速交替,所構成的一種輔音。 △抖音
|
連成一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站在同一陣線,互通聲息,互相回護。如:「他們倆連成一氣,共同對付敵人。」
|
頭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端緒、線索、辦法。《警世通言.卷二八.白娘子永鎮雷峰塔》:「平空不見了五十錠大銀,見今著落臨安府提捉賊人,十分緊急,沒有頭路得獲,累害了多少人。」《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四:「老夫妻兩個放聲大哭道:『不知是何妖術攝將去了?』卻沒個頭路猜得出。」《海上花列傳》第三○回:「樸齋細味這話,稍有頭路,笑問究竟緣何。」
|
偏差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研究偏差行為的理論。由涂爾幹和墨頓提出,他們假定偏差行為是來自社會結構的缺陷,特別是文化價值與制度規範之間的矛盾。換句話說,就是當部分國民缺少適當的認可手段去達成社會上所讚許的價值目標時,這些人將在目標與手段上求其變通或偏差。如當一個人被拒絕或不公平地被剝奪就學、就業、晉升等的機會時,就作奸犯科,以期達到成功或揚名立萬的目標。這派理論著眼於階層間機會的不平等,故也稱為「緊張理論」。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