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2.365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捨安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捨棄安全而去接近險。如:「為趕時間而開快車是件捨安就的傻事。」
險度係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受暴露人口中,劑量效應曲線的假定斜率,或是每單位吸收劑量的效應,或是每單位等效劑量的險度。某一暴露的絕對險度(效應的機率)是吸收劑量乘以斜率(險度係數)。
破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但自己的家庭破亡,還害到國家。三國魏.鍾會〈母夫人張氏傳〉:「嫡庶相害,破家國,古今以為鑒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倒塌險的房屋。也稱為「屋」。
自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遭遇險境時,只為自己的利害設想。《舊唐書.卷一八三.外戚列傳.吳漵》:「人臣食君之祿,死君之難,臨自計,非忠也。」
族群相差險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暴露族群的發病率或死亡率與世代研究族群的發病率或死亡率作比較,得到的差值即為族群相差險性。可用於預測除去暴露因子之後,所減少的發病數有多少。計算公式如下:
  PAR=暴露族群的發病率或死亡率—世代研究族群的發病率或死亡率
  例如世代研究結果顯示不吸煙者肺癌死亡率為0.09‰,醫師團體中吸煙者的肺癌死亡率為0.86‰,則其族群相差險性為(0.86‰-0.09‰)=0.77‰。
嚥入害指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核燃料循環的流出物,其放射害或毒性可用指標作為表示,即指所需的水量(公尺3)以稀釋放射性流出物至規定的限度或最大許可濃度,將這水量取以10為底的對數,即為嚥入害指標。
  參見吹入害指數inhalation hazard index條。
險化學物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又稱險化學品(hazardous chemicals),簡稱化學險物。就是對人和環境會產生險的化學物質。對人的險包括因爆炸、燃燒、腐蝕或因暴露(接觸)而對人體健康造成慢性傷害(如慢性中毒、致癌、突變、或畸型等)甚至引起死亡等害。對環境產生的險因子,包括因化學物質排放至環境或而引起環境質量的明顯惡化,進而及人類的生存或生態系統的平衡。這種化學物質可能是有毒的,也可能是無毒的(如二氧化碳、氯氟烴等)。因此,險化學物質包含對人體有直接或間接傷害作用的有毒化學物質。對於這些專有名詞,目前世界各國地仍無統一的定義,通常都在各自的法規中予以規定。我國則依「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方案」管理和查...
典範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孔恩(T.S. Kuhn)將科學發展時期畫分為「常態科學」與「非常態科學」;在典範(paradigm)指導下所發展出來的科學稱為「常態科學」,這是一種高度累積的事業,它追求的目標為科學理論穩定的擴展與精煉,在此一過程中,它必然不斷的遭遇異例,通過理論做局部調整、增加或修改輔助性假說,而把異例轉化為支持理論的正例,此時理論處於發展的時期,換言之,此時某一研究領域的科學家團體堅持不懈地在常態研究中用典範去指導「解謎」活動,去調整反常,而且研究的成果往往證實典範的權威作用和地位時,典範的權威幾乎是不受懷疑的;但是任何一個典範都不能窮盡真理,隨著常態研究的深入,異例出現的質與量不斷增長,典範也不斷...
微波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微波通常是指波長為1m至1mm(頻率為300MHz至300GHz)之電磁波。微波的生物效應主要與其在體內經吸收後而轉換為熱能之熱效應有關。一般言之,微波的潛在健康害隨其波長之增加而增加。當其波長小於0.3cm時,它可在皮膚表層被吸收;3~10cm時,穿透力最大,對體內器官具潛在害。微波之職業性暴露,被懷疑可能會導致白內障。如果暴露強度及時間足夠,則局部微波輻射,會引起燒傷,全身輻射會引起熱害,這種熱害,若夠強的話,可致人於死。當全身微波輻射達10mW/cm2時,體溫可上升1℃。據東歐諸國報告,低強度微波輻射,會引起多種非熱效應害,包括行為改變內在。但在西歐國家卻鮮有類似的報告。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