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8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03.137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疇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昔日、從前。《文選.左思.詠史詩八首之一》:「雖非甲冑士,疇昔覽穰苴。」宋.王邁〈簡同年刁時中俊卿〉詩:「願君在莒心,端不渝疇昔。」也作「疇日」。
白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人老髮白,故稱年老人為「白首」。《文選.左思.詠史詩》八首之二:「馮公豈不偉,白首不見招。」《文選.曹植.求自試表》:「虛荷上位而忝重祿,禽息鳥視,終於白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踩踏。《文選.左思.吳都賦》:「雖有雄虺之九首,將抗足而跐之。」《紅樓夢》第三六回:「鳳姐把袖子挽了幾挽,跐著那角門的門檻子。」
俛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低頭和仰頭。漢.蘇武〈詩〉四首之二:「俛仰內傷心,淚下不可揮。」
2.表示時間短促。三國魏.曹植〈雜詩〉六首之四:「俛仰歲將暮,榮耀難久恃。」《太平廣記.卷三二四.區敬之》:「孝子驚疑,俛仰間,哭者已至。如人長大,披髮至足,髮多蔽面,不見七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拔除毛髮或夾取細小東西的鉗子。晉.左思〈白髮賦〉:「願戢子之手,攝子之鑷。」也稱為「鑷子」。
用鑷子夾取東西或拔取毛髮。如:「將砝碼鑷到天秤上。」晉.左思〈白髮賦〉:「以此見疵,將拔將鑷。」唐.韋莊〈鑷白〉詩:「白髮太無情,朝朝鑷又生。」
剞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雕刻用的曲刀。《楚辭.嚴忌.哀時命》:「握剞劂而不用兮,操規矩而無所施。」晉.左思〈魏都賦〉:「剞劂罔掇,匠斲積習。」
眈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形容深邃的樣子。《文選.左思.魏都賦》:「翼翼京室,眈眈帝宇。」
鏘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行走的樣子。《文選.左思.吳都賦》:「出車檻檻,被練鏘鏘。」也作「蹡蹡」。
書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讀書人。唐.張籍〈和左思元郎中秋居〉詩一○首之五:「書客多呈帖,琴僧與合弦。」
濯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清洗腳。語出《孟子.離婁上》:「有孺子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人聽之,清斯濯纓,濁斯濯足矣。』」後比喻除去世間塵埃,以保持高潔品格。《文選.左思.詠史詩八首之五》:「振衣千仞崗,濯足萬里流。」唐.杜甫〈韓諫議注〉詩:「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