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56.555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內心因外物而興起慨嘆的情懷。《文選.曹植.贈白馬王彪詩》:「物傷我懷,撫心長太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深刻的覺到。如:「這種人讓人痛厭惡!」
覺統合失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覺統合失調造成幼兒說話、語言和聆聽遲緩的原因是,他們常把接收到的訊息搞混,或因訊息過多而無法一次全部接收。我們都知道,嬰兒是經由嗅覺、味覺、觸覺、聽覺和視覺來認識這個世界,當大腦無法正確處理這些訊息,孩童就無法適應外在的世界與環境。不過,聆聽與說話發展遲緩也僅是覺統合失調的其中兩個徵兆。過吵的環境,例如百貨公司和聚會場所,常會讓嬰兒因受到過度的聲音與影像的刺激,造成她們尖叫作怪或想睡,這是他們表達不舒服或乾脆退縮的方式。一般嬰兒到三、四歲時,神...
品質、質地、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拉邦動作分析名詞。拉邦動作分析強調的是動作質地之覺察與分析,例如:突發乃為一種時間上的質
Vera Maletic《Body-Space-Expression》1987、Marion North《Personality Assessment through Movement》1972.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互相應。唐.韓愈〈祭董相公文〉:「五氣敘行,萬彙順成,交旁暢,聖賢以生。」
2.性交。《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七:「此後恍恍惚惚,合眼就夢見吳氏來與他交。」《二刻拍案驚奇》卷三○:「遂欣然留與同宿,交之際,一如人道。」也作「交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念知遇的恩惠。《晉書.卷七三.列傳.庾亮》:「既今恩重命輕,遂遇忘身。」《舊五代史.卷四○.唐書.明宗本紀六》:「琪,梁之故相,私懷遇,敘彥威在梁歷任,不欲言偽梁故也。」
2.慨。唐.張九齡〈遇〉詩一二首之一一:「至精無遇,悲惋填心胸。」唐.白居易〈與元九書〉:「又有事物牽於外,情性動於內,隨遇而形於歎詠者一百首,謂之傷詩。」
培養兒童生活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培養兒童生活美 一、美術比賽只是推展兒童美術教育手段而非目的兒童美術應該是小朋友生活的一部分,與其他學科同等重要。過去曾經長時期重視臨摩的技法,後來轉變為以兒童為本汶讓他們畫出心裡真實的受,這其間的過程當然不是蹴幾可成,政府及民間都辦了不少寫生、徵畫比賽來推動兒童美術,但卻使得很多家長老師誤以比賽為目的來教導兒童作畫,其實比賽只是一種手段而非目的。至於小朋友畫的好壞,家長與老師也應當以平常心看待,不要拿他和別人比較,否則會給孩子帶來壓力,繪畫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偶然染。《隋唐演義》第七八回:「至開元九年間,享壽已高,偶風寒,染成一病,延醫調治,全然無效。」
2.突然的發。如:「今夜微雨,他將心中偶寫成一首小詩。」
二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身體受到病原菌染而抵抗力降低時,同時又受到其他病菌的染,稱為「二次染」。
判斷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判斷力」是運用反省來衡量或界定自己主觀內在美的心理歷程或能力。「美判斷力」一詞,出自康德(Imm. Kant)一七九○年所發表的〔判斷力批判〕(Critique of Judgement)一書,但早在他任科尼希堡大學邏輯教授的〔邏輯講義〕第八十一節中,就已清楚分析過「判斷力」的意義:判斷力是尋求普遍與特殊之間關係的心理功能。判斷依功能不同,又分定性判斷力與反省判斷力兩類,而後者僅具主觀的有效性。
  按照康德的分類,「定性判斷力」是將普遍規律具體應用於特殊事例的能力。「反省判斷力」雖然也是普遍規律與特殊事例之間的一種判斷,但不是由普遍規律的理解出發,而是由主觀情針對個...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