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9.980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席不暇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自天子以下至於庶人,四胑不動,思慮不用,事治求澹者,未之聞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漢.班固〈答賓戲〉。 (2) 孔子:孔丘(西元前551∼前479),字仲尼,春秋魯人。生有聖德,學無常師,相傳曾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初仕魯,為司寇,攝行相事,魯國大治。後周遊列國十三年,不見用,年六十八,返魯,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經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開平民教育先河,後世尊為「至聖先師」。 (3) 無黔突:沒有因炊爨而熏黑的煙囪。形容人奔波忙碌,汲汲於行道。黔,音ㄑ|ㄢˊ,熏黑。突,灶突,即砌在灶上的煙囪。 (4) 墨子:墨翟(西元前501∼前416),戰國時魯人,...
棄筆從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筆研8>間乎!」 〔注解〕 (1) 班超:西元32∼102,字仲升,東漢右扶風平陵人。班彪之子,班固之弟。明帝時出使西域,平服五十餘國,被任命為西域都護,又以軍功封為定遠侯。 (2) 扶風安陵:東漢右扶風安陵縣,地約在今陝西省咸陽縣東二十里。 (3) 徐令:徐縣縣令,班彪之官職。徐,指臨淮郡徐縣,約在今安徽省盱眙縣西北八十里。 (4) 彪:班彪(西元3∼54),字叔皮,東漢扶風安陵人。才高好著述,繼司馬遷《史記》作西漢史六十五篇,未完而歿,後由子班固及女班昭繼續完成,即今《漢書》。 (5) 輟業:指停止抄書工作。 (6) 傅介子:生卒不詳。西漢北地義渠道人。昭帝時出使大宛,降服樓...
區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分別。《文選.班固.幽通賦》:「侯草木之區別兮,苟能實其必榮。」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伊以率任之性,欲區別智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圍繞在城牆外沒有水的壕溝。《易經.泰卦.上六》:「城復于隍,勿用師,自邑告命貞吝。」《文選.班固.兩都賦序》:「京師脩宮室,浚城隍,起苑囿,以備制度。」李善注引《說文》曰:「城池無水曰隍。」
有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有意圖,有某種意念。《文選.班固.西都賦》:「蓋聞皇漢之初經營也,嘗有意乎都河洛矣。」
魍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影子外圍顏色較淡的部分。《文選.班固.幽通賦》:「恐魍魎之責景兮,羌未得其云已。」也作「罔兩」。
篤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專一心志。《論語.子張》:「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漢.班固〈答賓戲.序〉:「永平中為郎,典校祕書,專篤志于儒學。」
天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稱統治天下的帝王。古代認為帝王乃受天命而有天下,所以帝王為上天的兒子,稱為「天子」。《文選.班固.東都賦》:「天子受四海之圖籍,膺萬國之貢珍,內撫諸夏,外綏百蠻。」《幼學瓊林.卷一.朝廷類》:「天子,天下之主。」
棲棲遑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匆忙奔走,無暇安居的樣子。《文選.班固.答賓戲》:「是以聖哲之治,棲棲遑遑。」
不謀而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謀而合」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不謀而合」原作「不謀而同」,見於《漢書.卷一○○.敘傳上》。班彪是班固的父親,為東漢時期著名的史學家。漢末王莽篡漢,天下大亂,二十餘歲的班彪避難於天水,依附於反對新莽的隗(ㄨㄟˇ)囂,並藉機對他曉以大義,希望他能歸附漢室。有一次,隗囂問班彪:「以前周王朝崩毀,戰國群雄並起,天下分裂,歷經好幾代才又歸於統一。今天的情況也是如此,不知先生您認為天下將由誰來統一?」班彪便回答道:「漢室之所以衰亡,是因為成帝當年過度借重外戚勢力處理國政,讓王氏家族掌握大權,接下來哀、平二帝在位時間又短,所以才會讓王莽有機可趁。但王莽雖然取得政權,卻沒有獲得民心,天下百姓其...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