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5.64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唯識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典籍,一卷。世親著。主張沒有客觀的外境和對象,一切的現象只是心識的變現之唯識思想。在漢譯本有三種,唯識論是後魏曇般若流支譯本之名。此外尚有南朝陳真諦所譯大乘唯識論以及唐玄奘所譯唯識二十論。
殫智畢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竭盡心智與精力。見「殫精竭慮」條。01.清.梁章鉅《浪跡叢談.卷五.科目》:「明之大家如王鏊、唐順之、景淳、薛應旂等,以及國初諸名人,皆寢食經書,冥搜幽討,殫智畢精。」
非營利組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非營利組織對社會的民主發展、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等面向都有其一定影響力。註2 參考書目註1:王振寰.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臺北:巨流,2009三版)。註2: 王振軒著,《非營利組織與公共關係》來源期刊:非營利組織管理學刊,卷期:4民95.06,頁次:頁1-26。
平地風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平地風波」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平地風波」典源作「平地波瀾」。「平地」,平坦的地面,此有忽然、無緣無故的意思;「風波」,比喻人事的變化。「平地風波」是用來比喻突然地起了事故或變化,這句成語出自於唐.劉禹錫〈竹枝詞〉九首之七,借塘峽的艱險,來抒發對世間人情的感慨。塘峽為長江三峽之一,兩岸連山,水流湍急,處處可見礁石險灘,有「塘天下險」之稱。劉禹錫從塘峽險惡的地勢,聯想到世間的人心,感嘆塘峽的艱險明顯可見,而人心的凶險卻是防不勝防的,猶如那看似一般的平地,卻無端地掀起巨大的波瀾,令人感慨。後來「平地風波」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突然發生事故或變化。
盱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睜眼直視的樣子。《荀子.非十二子》:「然,盡盡然,盱盱然。」清.王先謙.集解:「盱盱者,張目直視之容也。」
梅鶴因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隱居或清高。參見「梅妻鶴子」條。清.舒位〈得仲山中書卻寄〉詩:「梅鶴因緣清入夢,蓴鱸滋味冷相陪。」
七張八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多口雜,議論不休。《石點頭.卷四.鳳奴情愆死蓋》:「七張八嘴,亂了數日,方才停妥。」
趨炎附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曰:「欲適煌煌之堂。」丈人曰:「入煌煌之堂者,必有赫赫之光。今子困於寒而欲求諸熱,無得熱之方。」冰子然曰:「胡為其然也?」丈人曰:「融融1>者皆趣2>熱之士,其得爐冶3>之門者,惟挾炭之子。苟非斯人,不如其已。」……丈人曰:「……賤有常辱,貴有常榮,肉食繼踵4>於華屋,疏飯5>襲跡於耨耕6>。談名位者以諂媚附勢,舉高譽者因資而隨形……。」 〔注解〕 (1) 融融:和暖、光亮的樣子。 (2) 趣:通「趨」,向前,此指依附。 (3) 爐冶:從事鎔鑄的工作。冶,音|ㄝˇ,鎔鑄金屬。 (4) 繼踵:比喻接連不斷。 (5) 疏飯:粗糙、不精細的飯菜。 (6) 耨耕:指除草耕作的田野。耨,音...
狂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狂妄無知的人。《詩經.齊風.東方未明》:「折柳樊圃,狂夫。」《漢書.卷四九.鼂錯傳》:「傳曰:『狂夫之言,而明主擇焉。』臣錯愚陋,昧死上狂言,唯陛下財擇。」
書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書信。明.佑《剪燈新話.卷三.翠翠傳》:「書啟堆案,無人裁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