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1.150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東京影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亞洲地區最大、最受重視的國際影展之一。首屆為配合筑波萬國科際博覽會於西元一九八五年五月舉行,其主要活動有國際電影競賽、青年電影競賽、名片首映、日本電影大展、亞太電影展、恐怖科幻電影展、國際女性週、好萊塢影片特展、電影科技研討會、電影資料展、名導演專題電影展等,目前舉辦地點位於東京澀谷、原宿一帶。
恆星週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遠方恆星為參考點,天體自轉或公轉一周後,再度面對相同恆星的時間間隔。如地球公轉的恆星週期稱為恆星年。
脫離速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物體,如人造衛星或行星等,能脫離地心引力作用而飛行的速度。
亞衛一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西元一九九○年四月間發射成功的人造衛星。設於香港的亞洲衛星公司,已於一九九一年四月,開始對亞洲地區發射測試訊號,展開試播。亞衛一號共有南、北兩個覆蓋面,提供二十四個頻道,南、北兩個波束涵蓋的區域,約有二十億人口,幾乎是全球人口的二分之一。
遙測影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遙感探測科技,對物體拍攝或掃描獲得的影像。根據影像投影性質,可分為中心投影(如航攝像片)、多中心投影(如掃描影像)和距離投影(如雷達影像)等數種。
  遙感探測(Remote Sensing)簡稱遙測,是一門利用儀器從遠距離觀測研究一物體的技術。由於不需與目標、地區及物體接觸便能獲得分析該類資料,因此為人類感官能力之延伸。
  遙測影像是指使用航空或衛星載臺,攜帶感測器(Sensor)對地面攝取的影像,可供資源探測或環境監視使用。其應用的範圍包括農業、森林、地理、水文、海洋生物、波浪、海流、土地利用、環境汙染等,幾乎包括一切大自然之現象。
定向天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特定的方向能集中發射或接收無線電波的天線。採用定向天線可以提高通信的效率,減少干擾,改善通信品質,所以被廣泛的運用於遠距離定點通信、衛星通信、雷達等方面的工作。
太陽電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將光能轉成電能的半導體裝置。能因光的照射在兩極間造成電動勢,可供人造衛星儀器作為電源。多用矽或砷化鎵作為材料。
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用液態推進劑的火箭發動機。由燃燒室、超音速噴管、燃料箱及供給系統組成。利用燃燒產生之高壓高溫氣體,高速噴出產生推力。廣泛應用於發射人造衛星等。
直播電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透過人造衛星傳送電視訊號的電視節目。參見「衛星電視」條。
探險家一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一九五八年,由美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衛星。它首次觀測到范艾倫輻射帶。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