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5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26.55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深藍細金花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色呈深藍色。體長:4.0-5.0 mm。外型很像黃腹藍細金花蟲,但整個腹部暗藍色,前胸背板沒有點刻,複眼後方有一對橫向的暗紅色斑,因此很容易區分。 
斑尖豬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細長,稍側扁。口端位,下頜稍突出;主上頜骨向後達眼眶前緣下方;上下頜前部具二對大而彎區的犬齒,第二對彎向外側,後部具一列錐狀齒。頭裸出,部背鱗;胸部鱗片較其他部位小;側線連續,於背鰭第九軟條下方急降。D. IX, 12-13;A. III, 12;P. 13;L.l. 27;l.tr. 4/9-10;G.R. 17-19;背鰭連續;腹鰭第一鰭條延長,尤其是雄魚;尾鰭圓形。體背側淡黄褐色,腹側淡色;吻端至眼前具一窄黄色縱帶,通過眼部向體側中央延伸至胸鰭上方之短黑斜斑後轉為寬褐帶,繼續延伸至尾柄而形成一黑圓斑,寬褐帶之上下體側另具一條黄色縱帶,或顯;胸鰭上方縱帶上具1-2個短斜斑;部具一具...
十四斑窄金花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金花蟲屬Crioceris的爪是完全分離的,這個特徵與長金花蟲屬Lilioceris相同,長金花蟲的前胸中央會明顯縊縮,複眼後方橫向凹陷,複眼之間的凹溝延伸至複眼後方但窄金花蟲前胸輕微縊縮,複眼後方無凹陷,複眼之間的凹溝沒有延伸至複眼後方。
豆斑暗裳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裳蛾屬與裳蛾科影夜蛾屬之胸部片皆為黑色,而逗斑暗裳蛾棲息於臺灣本島低海拔與綠島,影夜蛾屬物種皆棲息於中海拔以上山區。本種前翅長約mm;整體灰褐色,僅前翅臀緣近基部1/4段具有一短黑橫斑,亞外緣線黃褐或褐色,呈近平滑之直線。
姿軸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術語。足姿軸轉。支撐足在二分之一踮立〈demi-pointe〉或全踮立〈pointe〉的足尖上做一個完整的轉;而活動足則上升到前足姿〈sur le cou-de-pied devant〉。可以做轉往活動足(上升的足)方向的外轉〈en dehors〉或轉往支撐足(踮立的足)方向的內轉〈en dedans〉;可以轉單圈或一次兩圈,三圈等等。軸轉〈pirouette〉的預備姿則可以從第五、第四(可以是兩足都半蹲或一足半蹲,一足伸直)或第二位置來開始。古典芭蕾中通常的法則:除了結束時到一個打開的姿勢以外(例如:雕像姿〈attitude〉或阿拉伯姿〈arabesque〉),所有的往內軸轉〈pirou...
Gail Grant《Technical Manual and Dictionary of Classical Ballet》1982、Gretchen Ward Warren《Classical Ballet Technique》1989、Agrippina Vaganova《Basic Principles of Classical Ballet》1969.
赤翅長金花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色紅褐色,頭部、前胸背板、腳及身體腹面側方為黑紫色金屬光澤,翅鞘末端的點刻消失,小盾片密布剛毛。體長:10.0-11.0 mm。 
蛇狀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Derichthys serpentinus (Gill, 1884)
具胸鰭,上頜較長。上、下頜牙齒多列,前上腭骨齒為圓錐齒成半圓形;鋤骨齒1列呈倒V字型。背鰭開始於胸鰭尾端之後。脊椎骨數128~134。頭長為體長之9~15%;背鰭鰭條數為脊椎骨數之2倍;尾鰭鰭條數9~10;胸鰭鰭條數13;吻長大於眼徑;側線孔完整。眼大,口正常,尾端側扁。口裂達眼後緣。體色棕色。
分布於全世界熱帶海域之深海中層或底部。
為深海中層型魚類。
數量極少無經濟利用之價值。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海鰱亞組(Subdivision Elopomorpha)
鰻鱺目(Ordre Anguilliformes)
康吉鰻亞目(Suboder Congroidei)
鰻科(Family Derichthyidae),Longneck Eels
溝腳猿金花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種具以下的特徵以供區辨:前胸側片幾乎無點刻,僅有少數幾個點刻集中在基部;頭頂的點刻大而明顯。體色黑色,頭部、前胸背板及前胸側片紅褐色;觸角黑褐色,基部三節紅褐色;少數個體頭部黑色,還有一些個體全身黑色。體長:4.2~5.0 mm。 
雙線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形小,圓柱狀。上頜向後延伸至眼前半部下方;上下頜齒小而極密,外列齒大,且向後彎區;鋤骨及腭骨均具齒,鋤骨齒排列呈倒 V形。眼眶上緣皮膜與鼻瓣膜均細長,無鋸齒緣。頤部感覺孔 3+1+3。頭、、腹部及胸鰭基無鱗,其餘被櫛鱗;背鰭與臀鰭基均具鱗;腹部後緣具少許圓鱗;側線不連續,分為前後二段,前段側線為孔鱗,孔鱗側線不陡降,末端位於第二背鰭最後一棘下方;後段側線為缺刻鱗,缺刻側線鱗從孔鱗側線末端起延伸至尾柄;最後孔鱗與缺刻側線鱗列之間具一鱗列。D. III+XI-XIII+8-10;A. I+17-19;P. iii+5-6+vii; L.l. 15-17+18-20;背鰭分成三枚;胸鰭末端達最後...
多斑鬚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橢圓形,稍側扁;頭鈍短。鼻鬚及眼上鬚羽狀分支,一連串鬚橫貫在上,頭背中央的鬚有縫而不連續。部兩側,在最下方鬚叢之後有1個孔;頭部每一部位的感覺側線具3感覺孔,或更多。上下唇具鋸齒緣,齒骨具一犬齒。D. XII, 14;A. II, 14-15;V. I, 3。背鰭最後軟條與尾柄相連,臀鰭不與尾柄相連。體背側褐色,腹側白至黃褐色;頭部具網紋斑;體側具深色窄橫帶;背鰭前部具三角形半透明區,活魚時為橙黃色,軟條部具黑緣;臀鰭黃褐至黑褐色,邊緣暗色;尾鰭黃褐至黑褐色,邊緣色淡。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