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88.736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X.400標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組標準的協定集,使不同廠商的電腦可彼此傳送訊息。X.400採用存轉(store and forward)的方式傳遞訊息,發信者或收信者不需直接交談。可傳送各種類型的訊息,如:文字、傳真、圖形、數位的聲音等及複雜的物件式文件如試算表和多媒體超文件。本標準於1984年由國際標準組織(ISO)首次公佈且每四年更新一次。
Euterpnosia madawdawensis J. H. Chen, 2005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新港山姬春蟬 Euterpnosia madawdawensis 為小型蟬,為台灣特有種。成蟲外觀及體色與太平姬春蟬相似,為黃綠色,但本種雄性生殖器抱鉤基部沒有凹陷,陽莖端部的膜狀囊較寬闊,且雄性腹部較寬,鳴聲也非常不同。本種蟬棲息於高大喬木的樹冠處鳴叫,成蟲出現在5月底至6月間,主要分布在花蓮新港山 的山區。本種之描述主要參考引用陳建宏 (2005) 及陳振祥 (2004) 所發表之文獻內容。
X.11標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X視窗系統】(X window system)。
V.21規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際電信聯盟(ITU)的數據機協定,支援二線式的撥接電話線,全雙工速率為每秒300位元,使用頻移鍵控調變的方式通信。所有現代的數據機均支援本協定和相似的變型,如Bell 103(北美規格)。現在傳真機和V.34數據機於交握期間採用本協定以連接雙方。參【國際電信聯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 ITU)、【頻移鍵控】(frequency shift keying)、【全雙工】(full duplex)。
X.3標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際電信聯盟(ITU)的標準,亦被國際標準組織(ISO)採用,其描述封包組合拆卸器(PAD)的基本功能和使用者可選擇的功能。
V.22規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際電信聯盟(ITU)的數據機協定,支援二線式的撥接電話線,全雙工速率為每秒1200位元。大多數的V.22數據機可用手動或自動的方式和Bell-212(北美規格)連接。參【國際電信聯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 ITU)、【全雙工】(full duplex)。
韞&fcd0.jpg;而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epyornis sp.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隆鳥亦稱象鳥,是一種原生存於非洲馬達加斯加島的平胸鳥類,在西元1660年左右滅絕。隆鳥成體約3公尺高,體重可達半噸,是已知最重的鳥類。隆鳥蛋的容積亦達7.5公升以上,甚至比一些大型恐龍的蛋還大。
Ailuropoda sp.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受人歡迎的大熊貓,不僅是小朋友為它著迷,也是世界上生物學家與古生物學家共同注目的焦點。它的外型獨特、稀奇,最早法國的生物學家將它歸於浣熊科,但其分類地位卻一直飽受爭議。一些動物學家認為其與熊科的祖先都是祖熊,所以應和熊同屬熊科;但有些專家則認為其型態與熊差異很大,應是與熊科平行發展的另一支,應單獨歸為熊貓科。而且大熊貓雖歸類為食肉目,但卻已逐漸演化成完全依賴竹子為食的食肉目動物。 在更新世中晚期時,大熊貓廣泛的分布在中國大陸的華南地區與相鄰的東南亞地區的溫暖潮濕的竹林。但隨著自然環境的改變,以及人類的活動和發展,使得現存的大熊貓的分布區變得非常狹小,僅剩中國大陸四川西部和北部,以及甘肅南部的高...
Amebelodon sp. 鏟齒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鏟齒象的體型大小與現代大象大致相似,但是頭骨部位尤其是下顎骨與門齒,卻有相當大的差異。一般我們所知道的大象,不論是現生的亞洲象、非洲象,甚至也已經滅絕的猛獁象,其門齒都具有一對向上彎曲伸展的上門齒,下門齒則是退化。然而鏟齒象剛好相反,其上門齒退化,而下門齒卻逐漸發展成平鏟狀,下顎骨也呈寬扁狀並與下門齒相接合,形成一個約1公尺長的堅硬鏟子狀下巴。 如此特殊的結構,使得鏟齒象能夠很方便的生活在較淺的河流或沼澤中,並以水草為食,利用牠特有的鏟狀下門牙,將水草從河流或湖泊中鏟起,然後用長鼻與鏟齒下巴緊握住水草,扭轉並撕裂拔起,隨即送入口中。 鏟齒象曾在中新世分布在歐洲、非洲與亞洲一帶。如此特殊且高度特...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