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0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同心方勝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由兩個菱形結合成的女子頭飾。用紙或布摺疊而成。《喻世明言.卷二三.張舜美燈宵得麗女》:「那女子回身捽袖中,遺下一個同心方勝兒。舜美會,俯而拾之。」
遞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義相通的字依次輾轉解釋。如《莊子.齊物論》「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
頭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舊時科舉鄉試、會試全程都分為三場,每場三天,第一場即稱為「頭場」。《儒林外史》第二回:「那時頭場,初九日,天色將晚,第一篇文章還不曾做完。」《文明小史》第三四回:「倒是那秀才賞識的史論三萬選有些用處,這才佩服他們守舊的人,到底揣摩純熟。頭場出來,很不得。」
聯合聲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表明共同的立場、見等所發表的聲明。如:「許多友邦為了支持這個國家的民主運動,而發表了一份聯合聲明。」
逼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逼迫他人還債。如:「自從父親生失敗後,家裡就天天有人上門逼債!」《清史稿.卷四七九.循吏列傳四.孫葆田列傳》:「調合肥,大學士李鴻章弟子之傔人橫於鄉,以逼債毆人死。葆田檢驗屍傷,觀者數萬人,恐縣令為豪強迫脅驗不實。」
同生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同生,一同死。形容情誼深厚。《紅樓夢》第六四回:「只因他雖說和黛玉一處長大,情投合,又願同生死,卻只是心中領會,從來未曾當面說出。」
通人達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博學多識貫通古今、才能出眾的人。《史記.卷四六.田敬仲完世家.太史公曰》:「易之為術,幽明遠矣,非通人達才孰能注焉!」
沒二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沒有別的話語或見。如:「大家考慮清楚同了,以後就沒二話。」「眾人再沒二話,漸漸的各自散去。」
屁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微不足道。帶有不屑的語氣。如:「解決這點兒屁大的事,根本不必如此勞師動眾!」
題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清時,凡有關軍事、錢糧、地方民務等大小公事,由官員用印具題,送通政司轉交內閣入奏的文書。與奏本不同。《紅樓夢》第一八回:「賈政方略心寬暢,又請賈母等到園中,色色斟酌,點綴妥當,再無一些遺漏不當之處了,於是賈政方擇日題本。」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