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9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19.91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聽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耳朵。《雍熙府.卷六.粉蝶兒.金界香飄曲》:「將一個聽老可又的去了,早減了三分俏。」
大通師範學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一九○五年,光復會成員徐縞摬、陶成章在浙江紹興創辦,由秋瑾主持校務,後置國語、教育、倫理、圖畫、音等課程,特別重視軍事體育。當時培養不少革命人才,並且把這個學堂當作革命的掩護機關。一九○七年秋瑾在此起義失敗,學堂被滿清政府查封。
碇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沉在水底,使船隻固定,便於停泊的大石。《三國演義》第四五回:「瑜命下了碇石,樓船上鼓齊奏。」
大鍵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器名。一種古代鋼琴。外形類似現代的平臺鋼琴,其發聲方式乃利用機械裝置撥動琴弦,而非用機械敲擊的方法。音色清晰響亮,但音持續不長。十八世紀後漸為鋼琴所取代。
堂後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候供官員差使的小吏。《永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二一出》:「(丑)堂後官!(末喏)(丑)你如今要我周全你?(末)乞賜相公周全!」也作「堂候官」。
鳴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彈奏弦器。晉.陶淵明〈諸人共遊周家墓柏下〉詩:「今日天氣佳,清吹與鳴彈。感彼柏下人,安得不為歡。」
哱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形容打噴嚏的聲音。《永大典戲文三種.小孫屠.第二○出》:「哱息!自家今日眼跳,有些個不好。」
民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人民的要求和願望。《禮記.記》:「禮節民心,和民聲。」
悲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器名,吹管器。突厥語 beri音譯。胡人所用的管器,以竹為管,以蘆為首,聲意悲涼。也稱為「觱篥」。
民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史記.卷九七.酈生傳》:「王者以民人為天,而民人以食為天。」指糧食。《宋史.卷一三七.志十二》:「士爰稼穡,允協民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