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708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鄂溫克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鄂溫克」的意思是「住在大山林的人」。其原住地在貝加爾湖一帶,曾被稱作「索倫」、「通古斯」、「雅庫特」等,今分布在輝河、伊敏、巴彥托海鎮、巴彥嵯崗、錫尼河東及嫩江支流、興安嶺等處。人口約二萬六千餘。經濟以農、林、漁、牧業為主。社會組織分氏族(哈拉)及家族(莫昆)。婚姻行一夫一妻制。語言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的通古斯語支。信仰以薩滿教為主,亦有信嘛教、東正教者。薩滿教為泛靈信仰,每一氏族都以一種鳥為其圖騰。
大雪山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脈名。位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東部,北接巴顏喀山,向南延伸到涼山彞族自治州東南境。山脈大致呈南北走向,是雅礱江與大渡河的分水嶺。主峰貢嘎山,又名雪山,位甘孜縣和瀘定縣的交界,高七千五百五十六公尺,是四川省最高峰。
調諧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音響器材中可以接收電臺訊號的器材。須藉擴大機與叭將訊號放大送出去。§英tuner
雙簧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吹管樂器。屬木管樂器,由吹嘴、管身、叭口三部分構成,管身為木製的圓錐形,吹口上插有兩片用蘆葦或竹片製成的簧片,透過簧片振動而發聲。為英語Oboe的意譯。吹奏者須運用相當的技巧,才能表達出泛音及情感豐富的旋律。
錫伯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分布在東北瀋陽、開原等地,及新疆伊犁河流域的察布查爾、霍城、鞏留等地。所操語言,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滿語支,使用錫伯文,現多已漢化。族源說法不一,一說是鮮卑後裔,一說屬通古斯族,一說與滿族同源。初居今呼倫貝爾盟海拉爾東南的綽爾河流域,十七世紀中遷至嫩江、齊齊哈爾一帶。十七世紀末,全部被編入滿洲八旗。清高宗乾隆年間,一部分人被編為錫伯營,移防新疆,頗有功績。主要從事農業。信仰多神,少數信奉薩滿教及嘛教。
西藏佛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約西元七世紀起在西藏發展的佛教。為佛教三大傳統之一,以藏文為聖典語言。原只盛行西藏、蒙古,如今弘揚全球。其教學特色在綜合小乘與大乘的波羅蜜多乘、金剛乘,見解上以中觀為究竟,法門則以密續為主流。藏經分《甘珠爾》、《丹珠爾》兩部分,前者指佛語,包括經和律,後者乃是印度佛教大師的論著。主要教派有寧瑪、噶舉、薩迦、格魯四宗。各有嚴密的寺院組織和學經制度。俗稱為「嘛教」。
疏剌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形容風雨聲。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疏剌剌風擺庭梧,淅零零雨灑荒階菊。」明.朱權《卓文君》第二折:「莫不是忒楞楞宿鳥驚棲不暫歇,疏剌剌花影搖風吹落葉。」也作「疏」、「率剌剌」。
號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中傳令用的吹管樂器,一般都用叭。也稱為「長鳴」。
不剌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奔跑急速。元.關漢卿《單刀會》第一折:「便有百萬軍當不住他不剌剌千里追風騎,你便有千員將閃不過明明偃月三停刀。」《水滸傳》第一八回:「出得東門,打上兩鞭,那馬不剌剌的望東溪村攛將去。」也作「不」、「撲剌剌」。
噶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藏地方政府的內閣或閣員。噶倫係由一嘛、一俗官、二軍事長官所組成。也稱為「噶布隆」、「噶布倫」、「噶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