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4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Mustela sibirica (Pallas, 1773)
體色由頭至尾包括四肢呈暗黃褐色,腹部較淡,但背腹之間並無明顯的交界,喉部有白斑,但大小不一;雄獸頭軀幹長28~39公分,尾長15.5~21公分,體重650~820公克;雌獸頭軀幹長25~30.5公分,尾長13.3~16.4公分,體重360~430公克。
歐洲俄羅斯東部到西伯利亞東部、泰國、日本、台灣。
主要分布在森林中,但有時也會靠近城鎮,會以樹洞、樹根、石頭之間、囓齒類的地洞、甚至建築物為窩穴,用毛、羽毛、乾樹葉鋪在窩內;動作敏捷、嗅覺與聽覺佳,會爬樹,也會游泳,主要為晨昏或夜間活動,有時也會於白天追逐獵物,一晚可移動8公里,食物包括小獸類、鳥、蛇、蜥蜴、蛀、昆蟲等,冬天可能有儲食行為;交配季在冬末初春時,幼獸在4~6月出生,懷孕期28~30天,一胎2~12仔,1個月後睜眼,2個月後斷奶,8月末時幼獸離開母獸,但同窩的個體可能在秋天一起播遷,圈養下壽命可達7年10個月。黃鼠狼是亞洲鼬的一個亞種,在台灣主要分布在海拔1,500~3,500公尺之各種森林、高山草原或山徑附近;約於3~4月繁殖,...
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食肉目(Order Carnivora)
貂科(Family Mustelidae)
教師退休養老金(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師退休養老金在大陸地區係指教師退休後的收入,又稱退休金。教師的退休金一般都按國務院關於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退休待遇辦理。一九七八年開始實施的辦法如下:退休年齡為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五周歲。退休養老金的金額,則按參加工作的年限而定,如一九四九年以後參加工作且工作年限滿二十年,則按本人標準工資的百分之七十五發給;工作年限滿十五年不滿二十年者,則按本人標準工資的百分之七十發給。一九八三年又規定了符合規定要求的高級專家和骨幹教師可適當延長其退休年齡外,還規定符合規定要求的高級專家離退休養老金,可酌情提高其退休金標準百分之五至十五。一九八六年規定了中小學教師原享有的教齡津貼(按基礎工...
武道(日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武道是與文道相對的概念;在中國古代的書籍中,已有「文武二道」的名詞,也有「忠孝兩全,文武兩道」的用語,於此我們可隱約了解武道有別於文道。而武道的意義,在日本的中世和近代期,更被加入倫理觀念,使之具備特殊意義。
  在日本江戶時期,有一名叫大道寺友山的人寫了一本[武道初心集],這可能是第一次使用武道名稱的書。其後,武道這名詞之使用,幾乎和「武士道」是同義語,而武道也就成為代表武士階級日常生活的行動規範,以及約束他們對生死態度的準繩。
  明治政府以後,因為走向歐化政策,有一段時間對本土武術較為忽視。但經過日本的西南戰爭和中日戰爭等兩大戰後,對劍術和柔道的軍事效用重新給予評...
職業學校(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業學校即對學生實施中等職業知識及職業技能教育的學校,屬於中等教育機構之一種。
  大陸地區在一九五一年的學制改革中將國民政府時期原有的多科綜合性職業學校改制、合併為單科性的中等技術(專業學校,職業學校隨即停辦。一九五八年三月,為了適應工農業生產發展及青年升學就業的需要,教育部在北京召開的第四次全國教育行政會議提出:「大力舉辦農業中學、工業中學和手工業中學。」同年九月,中共中央與國務院又提出了「普通教育與職業(技術教育並舉」的方針。此後,農業中學及各種城市職業學校有了較快的發展。一九六五年,全國有農業中學五萬四千三百三十二所,在校生三百一十六萬六千九百人;職業中學七千二百九十...
麻雀(樹麻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asser montanus
體長13公分。啄黑色,腳肉色。身體背部大致為紅褐色,背部有明顯黑色縱紋,腮部和頸椎灰白色,臉頰有一黑色圓斑,翼羽有2條白色翼帶,喉部黑色,腹面灰白色。雌鳥頭部色澤較淡。幼鳥偏灰色,背部顏色較淡。
共9亞種,分布於歐洲、亞洲及澳洲東南部。
在有家麻雀(House Sparrow, P. domesticus)分布的歐洲和中亞等地,家麻雀活動於郊區和都市,而麻雀則棲息於開闊的林地或是農地、樹籬、公園,在亞洲東南部,沒有家麻雀的地方,麻雀代替家麻雀的角色,成為都市中最普遍的鳥種。生性吵雜,不怕人,除稻米和食物種子之外,可以適應許多種人類的食物,包括麵包、食物碎屑等。在都巿中成小群活動,但是在鄉間,可以見到數百隻的大群,受驚嚇時會成群飛至電線或是樹上。於稻田或是曬榖場覓食,有時會造成稻田農作的損害。夜晚棲息於竹林或是樹木上,在夜棲埸所,黃昏時可聽見其吵雜的叫聲。繁殖期的食物以昆蟲為主,鳥巢常常築於屋簷下或是電線桿內。
鳥綱(Class Aves)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麻雀科(family Passeridae)
分流制度(新加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新加坡由於地小人稠,所以強調實用主義、功利主義及國際主義,因此在教育上採行分流制度,著重菁英主義,在教育過程中,按照能力區分不同班別分化學生,並給予不同學習內容、進度、年限和培養目標。
  所謂分流制度,係在一九六一年所發表之〔職業與技術教育報告書〕中提出,隨後立即施行。起初是以職業志向為主的分流制,學生完成中學二年級課程後進行性向測驗,按性向與考試成績分入普通、商業、技術和職業四種中學,而普通中學又自三年級起實行文理工商分科學習制。而一九七○年代中期開始在小學實施按智力分流的制度,學生連續三次或累計三次未能升級者,分到一種「基本課程」學習班,然後轉入職業技術訓練。
 ...
海鱺(軍曹魚、海蜧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Rachycentron canadum (Linnaeus, 1766)
本種魚體背部為深褐色,下接明顯之銀色縱帶,以下則略帶棕黃色;尾鰭下緣略帶白色。背鰭硬棘短且分離,且皆可收匿溝中,背鰭軟條基底較長,前方鰭高,有點像鐮刀狀。臀鰭與背鰭軟條相對,但較短具2~3枚弱棘,尾鰭成半月凹型,且上緣鰭條較長。胸鰭低位,小型、尖銳。腹鰭位於胸鰭基底之前。無泳鰾;幽門盲囊形小而多。一般體長可長達2公尺。
大西洋及印度西太平洋等溫帶海域,但東太平洋除外。台灣產東部礫石灘、河口、西南部、南部沙灘、河口。
屬溫暖水域洄游性魚類,分布之水域極廣,除大陸棚區外,在大洋中從淺海至深海都可見其蹤跡。為肉食性魚類,以甲殼類為主食,故其胃內經常有軟體動物寄生。產大型浮性卵。常有印魚寄生其上。
為具經濟價值之食用魚,味美。一般以一支釣釣獲。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鱸亞目(Suborder Perc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海鱺科(Family Rachycentridae),Cobia
鱸上科(Superfamily Percoidea)
幼兒園(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幼兒園是實施幼兒保育和教育的專門機構。中國最早於光緒二十九年(1903)開設,當時稱蒙養院,其後名稱數易。民國元年(1912)改蒙養院為蒙養園,民國十一年(1922)又改蒙養園為幼稚園。一九五一年,大陸地區正式規定將幼稚園改稱幼兒園。招收三至七歲的幼兒。一九九○年二月一日起試行的〔幼兒園工作規程(試行〕規定,幼兒園是對三周歲以上學齡前幼兒實施保育和教育的機構,屬學校教育的預備階段。任務是:實行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幼兒園同時為幼兒家長安心參加社會主義建設提供便利條件。
  幼兒園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標是:促進幼兒身心正...
黑枕藍鶲(黑枕王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Hypothymis azurea
體長15~16公分,雌雄外型不同,雄鳥幾乎全身為寶藍色,其紫色光澤,翼及尾顏色較深,後頸有一黑斑,前額基部黑色,不同亞種間略有差異,腹部為白色或藍色,有的下喉具一黑色的細橫帶。雌鳥頭、頸至胸部為灰藍色,前額基部黑色,兩翼、背部及尾羽灰褐色。
共23亞種,分布於亞洲南部及東南部,包括印尼、菲律賓、中國大陸、台灣、東南亞,西至印度。
棲息於常綠闊葉林或次生林、竹林,單獨或成對活動,但喜歡熱鬧且個性活潑。主食昆蟲,在枝頭上等待飛蟲經過再至空中攫獲回到原地,用一隻腳踩著將獵物撕碎後才享用。沒有真正鳴唱聲,叫聲為響的連續哨音「回-回-回-回-回」,繁殖期為3~8月,以草莖或樹皮為材,築於樹枝分叉處,再用蜘蛛絲補強,巢杯狀,每窩產2~4顆卵。
鳥綱(Class Aves)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王鶲科(Family Monarchidae)
綠繡眼(暗綠繡眼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Zosterops japoonica
體長11公分,雌雄相似。喙黑色,腳鉛灰色。身體背部草綠色,頭及尾上覆羽略偏黃色。眼先及眼下方黑色,眼周圍有白圈。翼及尾羽綠褐色,羽緣草綠色,喉部及上胸淡黃色,下胸及脅灰白色,腹部白色。在蘭嶼的亞種稱為巴丹綠繡眼,喙較粗,腹部顏色較黃。
共9亞種,分布於亞洲東部,包括台灣、中國、日本及中南半島。本種部分族群為候鳥。
棲息於平地至海拔2,800公尺的山地闊葉林及針闊葉混合林,很能夠適應新的環境,在原始闊葉林中較少見。繁殖期外均成大群或小群活動,像歐洲的山雀一樣在樹林中一棵樹接著一棵樹移動。以昆蟲、蜘蛛、花蜜、漿果為食。有時為果園帶來災害,因此被認為是害鳥,不過一般而言,綠繡眼清除蟲害的貢獻遠大於對水果造成的損害。叫聲為尖細“唧依-唧依-”,繁殖期雄鳥的鳴唱聲音長而婉轉,常常於清晨時分站在高處大聲鳴唱。繁殖期4~6月。築巢於離地2~4公尺高的樹林或是竹林內,以芒草穗、草莖以及乾葉為材料,構築精緻的酒杯狀鳥巢,每窩平均產卵2~3枚,卵白色。
鳥綱(Class Aves)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繡眼鳥科(Family Zosteropidae)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