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18.750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溫室效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陽光以短波形式穿過大氣層進入地球表面,地球吸收後以長波形式輻射回去時,卻會被大氣層中人類活動所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碳化物等氣體吸收,又傳回地球,使地表溫度逐漸上升,猶如一個大溫室,稱為「溫室效應」。
氣壯山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金軍營中乞求投降。金兵統帥扣留了欽宗,讓部下進城掠奪,然後把欽宗和他的父親徽宗當作俘虜,連同搜刮到的大量金銀財寶,一起返回金國。北宋王朝就此滅亡。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靖康之恥(欽宗年號靖康)。 不久,欽宗的弟弟康王趙構在南京建立了南末王朝,史稱宋高祖。宋高祖即位初期,起用了一批嶽飛等主戰派的大臣,趙鼎也在其中。曾經擔任過宰相的秦檜,是主和派的頭目,因結黨專權而被罷職。趙鼎對他很警惕,曾經向人表示過,此人如果得志,我們就沒有立足之地。不料,後來秦檜又一次被任命為宰相。他知道高宗只想偏安江南而不真心抗金,便竭力唆使高宗與全國講...
腦力激盪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腦力激盪術(brainstorming)目錄1 理論原則1.1 1.自由權1.2 2.創新思考1.3 3.組合以及合併1.4 4.大量主意1.5 綜合討論2 關鍵字3 參考資料 理論原則腦力激盪術(brainstorming)是由奧斯朋(A.F.Osborn)所創,其主張團體內的討論人數應該做有效的控制,不宜太多人但也不宜太少人,因此取出最適當的分組人數為六到十二人,進而大家透過面對面的方式,圍圈來討論議題,以及其解決方法。而在活動進行當中,應有領導人原來帶領大家,其主要負責工作為強調以下四項原則:自由權、創新思考、組合...
陳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晚年的陳進開始創作佛畫,以〈釋迦行誼圖〉最具有代表性。民國59年(1970)年後多次赴美、日寫生,大量創作風景畫。在80歲與90歲兩年(1986、1996),陳進分別舉辦了八十、九十回顧展,九十回顧展更是「台展三少年」難得的連袂舉辦。民國87年(1998),陳進因狹心症手術引發的多重器官衰竭去世,享年92。(同註2) 名言「天賦和耐力都能把握的人,任何一條路都會走得好。」(同註1) 參考書目註1. 莊永明,《台灣百人傳》(臺北:時報,2001),頁193~210。註2. 吳密察監修,《台灣史小事典》(台北:遠流,201...
國立嘉義高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榮獲總統核定為七十七年行政院保舉最優人員;伊校長接篆視事後,重視境教功能,乃首先推動校園環境之美化,大量培育暨種植花木;其次,勉勵學生重視課業、行為及氣質之培養;積極督促完成學生活動中心--樂群堂;充實汽車教學資源中心軟硬體設備,經常與企業界合辦教師技術研習會。七十九學年度起奉教育廳指定為全省學生體能普查及訓練示範觀摩學校,積極展開嘉義市中等學校學生體能普查三年工作,成效特優,八十學年度榮獲教育部表揚體育績優學校。八十學年度增輪調式木工科建教訓合作班兩班。八十一學年度再增兩班。現本校設有機械、電機、電子、化工、建築、家具...
墨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做到"一同天下之義"。  墨子也是中國古代邏輯思想的重要開拓者之一。在《墨子》一書中,他比較自覺地、大量地運用了邏輯推論的方法,以建立或論證自己的政治、倫理思想。墨子最早提出名實必須相符的思想。他還在中國邏輯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辯、類、故等邏輯概念。在《耕柱篇》中,要求"能談辯者談辯",並要求將"辯"作為一種專門知識來學習。他在反駁別人的觀點時常說"子未察吾言之類,未明其故也",並把"無故從有故",即沒有理由的服從有理由的作為辯論的原則。墨子的"辯"雖然統指辯論技術,但卻是建立在知類(事物之類)明故(根據、理由)基礎上的,因...
晤談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態度、情緒、表現。透過晤談法,可增加其資訊取得的正確性。 限制晤談法較為費時,且耗用老師資源,不宜大量的來施行。教師須有專業的晤談技術,最終的資訊才可較有觀察價值,如教師非經過晤談技術的訓練,蒐集的資料可能較有偏誤的可能性。晤談中學生也可能提供不實的訊息,使老師產生錯誤的判斷。晤談結束後取得的資料無法量化。(註1) 晤談法的種類個別晤談:晤談過程中只有一名教師與一名學生,其方式可較為隱密。團體晤談:由一位或數位以上的教師,以及一位或數位以上的學生來進行晤談,其晤談內容也會較為公開無隱密性。結構性晤談法:有明確的主題,對...
圓山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時人類的居住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此時期的人類就選擇在湖濱較高處定居,從出土物發現的稻米種子、石器和大量的農具,可以推測當時已經有進步的農業,種植芋、薯等根莖類植物,生產方式以農耕為主,在陸地狩獵、採集,狩獵以鹿、豬為主,以知飼養家畜,並且善於利用水資源,在河川、湖泊、海中進行捕魚、撈貝等活動。圓山文化遺址常有人們食用貝肉後丟棄貝殼所堆積而成的貝塚,貝塚中曾發現仰身直肢墓葬,頭的朝向不定,有生前拔齒的習俗,證明當時有將死者埋在貝塚中的習俗,並且已有宗教信仰。圓山文化出土了許多富有區域性色彩的陶器、石器、骨角器、玉器。石器...
雍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人多少學術性的論著,其著作大多與朝政有關,或出於時事而著,如《朋黨論》、與《大義覺迷錄》。但從那些大量的散文式上諭中,不難看出雍正具有相當的文學功底和文字表達能力,其上諭動輒數百數千言,書寫都很整潔,文字流暢,間有口語,稍加整理就成一篇政治性散文。雍正這種出口成章、下筆成文的才華,在清代列帝中是罕見的,其學問可能也不下於乃父,遠不及康熙的則是在武藝騎射方面。在雍正執政的十三年中,所批閱的奏摺,最保守的看法,至少約有二萬二千餘件;部本、通本十九萬餘件。硃諭、硃批,是雍正勤於政事的最好紀錄,也是雍正才思與政治才能的結合。總...
B細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胞,僅少部分分化成記憶細胞,此與T細胞產生的記憶細胞相類似。產生的漿細胞在T細胞的刺激下,製造並釋放大量抗體,抗體藉由血液攜帶至感染部位與抗原結合,再加上吞噬細胞的作用,最後將入侵者破壞。(註2) 抗體免疫記憶B細胞可記憶抗原的類型,當下一次這類的抗原入侵人體時,記憶B細胞可以快速分裂,產生新的漿細胞和記憶B細胞,如此利用抗體達成免疫現象,稱為抗體免疫(或稱為體液免疫)。抗原與抗體的結合也具有專一性,如人們感染百日咳後,產生的抗體只能和百日咳細菌表面的抗原相結合,這就是抗原、抗體結合的專一性現象。(註3) T細胞及B細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