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58.536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凌明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佳作,1998年〈複印〉獲中央日報小說首獎,此外還獲聯合文學巡迴文藝營小說首獎,世界華文成長小說獎,宗教文學獎小說首獎,吳濁流文藝獎。著有小說、親子散文、繪本、少年傳記故事等,曾選入爾雅版《八十五年短篇小說選》,並獲省教育廳兒童文學少年小說,童話創作獎,陳國政兒童文學獎童話第二名,民生報兒童文學獎。傳記作品多次獲得台灣「行政院新聞局推介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台北市立圖書館「好書大家讀」少年兒童類年度好書獎。 著作散文、小說《中短篇愛情烏托邦》(1999,九歌)《寶貝在說話》(2000,博揚)兒童傳記《動畫大師:宮崎駿的...
法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宗教、法律等一切事物的原理、道理。[例]民法中規定:法律未規定者,依習慣;無習慣者,依法理。
宣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某些成員為忠實履行職務,公開聲明嚴守戒約的誓言。如政治團體、社團組織或宗教團體的宣誓。
德國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九年,其教育目標、課程也都由邦自訂。科目包括德語、算數、實務教授、美術、音樂、體育,大部分州會再加上宗教課。 中等教育(一)主幹學校(Hauptschule):為將來的職業教育做準備。(二)實科中學(Realschule):實科中學的方向介於高級中學和主幹學校之間,是比主幹中學更具高水準之普通教育機構。(三)高級中學(Gymnasium):教育期限為九年,到十年級前為義務教育,接下來都是選擇教育。在德國,如果想上大學,必須完成高級中學的學業。(四)綜合中學(Gesamtschule):其宗旨在把高級中學、實科中學和主幹學...
選舉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直接」、「自由」、「平等」、「無記名」等原則進行。(1)普通原則國民除少數特定情形外,不得因階級、宗教、財產、思想等因素而排除特定人民之選舉權與被選舉權。(2)直接原則直接原則係指代議之代表直接由人民選舉產生,而非任何政府機關介入。(3)自由原則我國憲法第132條規定:「選舉應嚴禁威脅利誘。選舉訴訟,由法院審判之。」,由此可知具選舉權者,可自由表達其意思。(4)平等原則在平等原則下每位國民皆平等行使其選舉權,此意即每人一票,且票票等值,不因人而有異。(5)秘密原則秘密原則係指具選舉權者,在為投票行為時無須記名表達其真正...
杜斯妥也夫斯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己的時間來思考與寫作。從假處決事件到西伯利亞服刑這十年時間是他人生主要的轉折,他開始反省自己,篤信宗教。也正是在在西伯利亞,他遇到了今後的妻子-瑪麗亞•伊薩耶夫。 後期創作 1860年,杜斯妥也夫斯基返回聖彼得堡,次年發表了第一部長篇《被侮辱與被損害的》 。這部作品可以被看作是他前後期的過渡作品,既有前期的對社會苦難人民的描寫,又帶有後期的宗教與哲學探討 。這段時間他文學上有所進展,但生活卻連遭打擊。1864 年他的妻子和兄長相繼逝世,他還需...
商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時的國家組織已經是相當龐大而且複雜。 政治商王是最高統治者,擁有很大的權力來處理國家大事,同時也是宗教的大祭司,可以與上帝、鬼神溝通,商王既然可以傳達神意,也常假借神權進行統治。但是,ㄧ些世代任官的氏族,稱作「百姓」,仍然握有實力,商亡需要通過他們治理天下。在商邦之外,有許多國家或部落。七零年代發現的湖北盤龍城,是一座城牆約一公里的商城,就是當地一個方國的所在。各方國與商的關係並不一定,往往是敵友無常,甚至兵戎相見。但是,這些似乎獨立的方國,一旦遇到重大困難,還是要求助於強者,所以也是非得聽命於商朝不可。 關鍵字中文關...
課程決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影響課程取向。 內容說明就學校而言,社會層級的影響勢力還包括社區人士及家長、以服務學校名義進入學校的宗教團體等等。(3)正式的課程決定層級指的是教育部、地方教育局所決定的課程政策,直接透過(4)制度的層級,指揮學校課程計畫的內涵。學校行政人員依政策建構課程決定機制,形成學習領域、年級、班群教師團隊定期會議的方式決定學校課程計畫,促成學校革新。教室層級的課程決定具體地說是從教師覺知的課程開始,也就是 Klein 所指的(5)教學層級的決定,這是指教師對其教室課程的計畫。換言之,教師對教室課程作最後的裁決(黃政傑, 1991...
依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依靠。[例]有些人在遭遇挫折時會求助於宗教,讓苦悶的心靈有所依託。
達爾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達爾文目錄1 理論歷史2 結論3 關鍵字4 參考書目 理論歷史達爾文提出許多縝密的證據來支持生物進化論。教會卻嚴厲地批判他的說法。事實上達爾文本人希望他的學說能在死後再發表,因其擔心他的思想將會在宗教上造成衝擊。最後被科學界所接受的進化論對人的集體自我造成的衝擊,相當於哥白尼和弗洛依德各自的學說所造成的影響。進化論重建已被否定了幾世紀的人類和動物間的連續性。人和其他動物間有明顯區別的說法,已不再是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笛卡兒、康德等思想體系的基礎。假使我們在生物性上和「較低等」動物有關連,那麼他們也有心智、靈魂和天賦的思考...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