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0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229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拋擲、投入。《集韻.平聲.桓韻》:「攛,擲也。」《水滸傳》第三二回:「武行者把那兩個首,都攛在火裡燒了。」
秦庭之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對陣漢水兩岸,楚國大敗,昭王出奔。伍子胥率軍進入郢都,因未能活捉楚昭王,就挖開平王的墳墓,狠狠的鞭三百下,以稍解其恨。楚國敗後,申包胥逃亡在外,派人對伍子胥說:「你的報仇未免太過份了吧!我聽說,人有時可以勝過天理,但天道恆常都能破敗人謀。你從前是平王的臣屬,今日卻侮辱他的死,這真是沒有天理到極點呀!」伍子胥聽後,請來人回告申包胥說:「我急著報仇的心情,就像趕路人一樣。路途還很遙遠,可是太陽已經下山了,我怕等不及,所以只有違背常理做事,管不了那...
祛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除去。《水滸傳》第四十回:「若不祛除,必為後患。」《警世通言.卷三十三.喬彥傑一妾破家》:「看見了小二首道:『祛除了這害最好。』」
棄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於鬧市執行死刑,並將體棄置街頭示眾,稱為「棄市」。語本《禮記.王制》:「刑人於市,與眾棄之。」後用以代稱死罪。《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三國演義》第一一五回:「卒非撻妻之人,面非受刑之地,合當棄市。」
日暮途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幫吳王闔閭興兵伐楚,一路攻到楚國國都郢城。這時平王已死,伍子胥啣著父兄之仇,憤恨的掘墓開棺,拖出平王體,親自用鞭子狠狠地打了三百下。伍子胥有個老朋友知道了這事,叫人送信去責備他報仇的方式太過份了。伍子胥對那送信人說:「你替我告訴申包胥,就說我彷彿是一個趕路的人,天已經晚了,而路途卻還很遙遠(日暮途遠),不得不顛顛倒倒地走路,違背通常的情理來做事。」 【應用】伍子胥回申包胥的話,史記原文是:「吾日暮途遠,吾故倒行而逆施之。」後來人們便把「日暮途遠」或「日暮途窮」這:句成語,用來比喻一個人遭逢極端窘迫的處境。語含如按照一般...
殯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入殮和待葬。《後漢書.卷六三.杜喬傳》:「成禮殯殮,送喬喪還家,葬送行服,隱匿不仕。」《初刻拍案驚奇》卷九:「未及殯殮,只聽得一聲雷響,不見了首,至今無尋處。」
烏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脊椎動物鳥綱雀形目鴉科。體長尺餘,有堅嘴,直而且大。全身黑色,有綠光,趾具鉤爪,警覺性高。以穀物、果實、昆蟲、動物腐為食物。多棲息於城市近郊或鄉村高樹。也稱為「老鴰」。
流血漂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鹵,大盾。流血漂鹵形容血流之多,足以使大盾漂浮起來。比喻傷亡極多。《戰國策.中山策》:「大破二國之軍,流血漂鹵。」漢.賈誼〈過秦論〉:「追亡逐北,伏百萬,流血漂鹵。」也作「流血漂杵」。
骸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骨的通稱,一般指骨。《儒林外史》第三九回:「我本是湖廣人,而今把先君骸骨背到故鄉去歸葬。」
穢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惡臭。宋.文天祥〈正氣歌.序〉:「或圊圂、或毀、或腐鼠,惡氣雜出,時則為穢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