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萬年塔普通輝石-橄欖石玄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子寮附近低地上之萬年塔小山,石是橄欖石玄武,可能是一火山側噴發之體。萬年塔所產出者,其橄欖石含量較普通輝石為多,與福隆山玄武略有不同。
竹子山亞群-兩輝安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竹子山亞群包括竹子山(1103公尺)、小觀音山(1072公尺)及少數寄生火山。竹子山與小觀音山由厚層兩輝安山組成,內夾凝灰與凝灰角礫。小觀音火山形狀如錐狀火山,具有大屯火山群中最大之火山口,火山體大致以兩輝安山而成,但似挾有集塊或火山灰之薄層,故構造上屬於層狀火山。 竹子山火山似為較早期之火山,最初拋出屑與噴出泥流;火山碎屑向北堆積,成為集塊,於阿里荖及阿里磅者厚40公尺,石門附近亦有此種之集塊質凝灰層,所謂「石門」乃此層石之受海侵者。集塊形成後先後噴出兩輝安山與含角閃石兩輝安山之熔流。兩輝安山流北漫流至臺灣北端之富貴角與麟山角。
七星山-角閃安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七星山角閃安山。面上可見含有許多黑色柱狀之角閃石斑晶。顯微鏡下呈棕色之角閃石(Hb),一般稱為玄武質角閃石,礦物之解理顯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溶性石,尤其是碳酸鹽類石,受到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溶蝕形成的地貌。大陸地區廣西、雲南、貴州等地有此地貌,也稱為「喀斯特」。
煌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煌斑為細粒緻密塊狀基性脈,常可發現角閃斑晶,為片麻之侵入脈。其接觸帶可見綠簾石之換質帶或團塊。主要由綠簾石、綠泥石、方解石與斜長石組成。產地如金門夏墅、烈嶼紅山。
基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脈狀
角閃石片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角閃石片麻(Amphibole gneiss) 角閃石片麻之外觀呈條紋狀粗粒的葉狀理,也稱為片麻狀組織。其所含礦物呈平行排列,且黑白兩色或暗淡兩色相間,由黑色礦物和白色礦物相間成條紋狀排列。因其所具葉理組織的主要礦物是角閃石,因而稱之為角閃石片麻
鹼性玄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鹼性玄武是由富化的上部地函物質經由部分熔融而產生。石呈緻密、深黑色,斑晶以橄欖石、斜長石、斜輝石為主。除一部分為間粒間隱結構外,尚有條粒狀結構、玻璃條粒結構,顆粒度較細,結晶度較差,一般含玻璃質較多,二氧化矽含量多小於49%。含有霞石,橄欖石含量多。常含地函超基性捕獲和巨晶(普通輝石、鈦角閃石、金雲母)
生物黏結石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物黏結灰,就是生物礁石灰;生物礁,則是指由生物原地生長作用所建造的地形構造;造礁生物類別包括藍綠菌、古杯類(archaeocyaths)、海綿、有孔蟲、腔腸動物、軟體動物、多毛類(的棲管)、苔蘚蟲,以及珊瑚藻等;在大約35億年前由藍綠菌所形成的疊層石,則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礁,也是地球上最早的生物活動證據。從埋藏學的角度來看,生物礁的形成,主要是生物礦化或生長骨骼的原地積累與膠結速率,大於受到環境中物理、化學,以及生物啃食、鑽洞等侵蝕作用影響的結果;因此,生物黏結石灰的地質意義便有別於一般僅由生物碎屑堆積而成的沉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進行地質勘探時用空心鑽頭所取得的圓柱形石樣品。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