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精心孤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苦心孤詣」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苦心孤詣」的「苦心」,最早見於古詩十九首中的〈東城高且長〉:「〈晨風〉懷苦心,〈蟋蟀〉傷局促。」詩中的〈晨風〉見於《詩經》,是描述婦人思念丈夫久出不歸的詩。詩中「鴥(ㄩˋ)彼晨風,鬱彼北林。未見君子,憂心欽欽」句,婦人藉行蹤飄忽的晨風,仍然會回到樹林之中,反問遠行的夫君為何不肯回來,隱含了對現實生活的苦悶,有勞苦憂心的意思。屈復(西元1668∼1744?),清陝西蒲城人,字見心,號悔翁,晚號金粟道人。朝隆元年舉博學鴻詞,不就。沈德潛謂其不屈節,是有守之士。二十七歲出遊,行遍南北,自稱「七十有七齡,半百在行旅」。熟悉古今興亡之事,詩作多緬懷往事。著有...
愁眉淚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眉頭緊鎖,雙眼含淚。形容愁苦悲傷的樣子。明.高濂《玉簪記》第二四折:「守著個更更點點,淒淒冷冷,隔著個朝朝暮暮,思思念念,腸斷了愁眉淚眼。」《儒林外史》第一一回:「當晚,養娘走進房來看小姐,只見愁眉淚眼,長吁短歎。」
情不可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情不自禁」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禁」念作ㄐㄧㄣ時,有承擔、承受的意思,「不自禁」則是承受不住、不由自主的意思,如「喜不自禁」就是高興得無法控制,而「情不自禁」就是感情激動得無法自我控制的意思。在所引典源南朝梁.劉遵〈七夕穿針〉詩中,敘述了婦女於七夕在月下乞巧,思念情人的情景。相傳陰曆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二星相會之期,稱為「七夕」。舊俗婦女此夕必備陳瓜果、鮮花、胭脂於庭中向天祭拜,以期擁有姣美的面貌;並對月引線穿針,以期雙手靈巧,長於刺繡織布,稱為「乞巧」。詩中描述的女性看到七夕如影隨形的月亮時,想起乞巧的傳說,因此「情來不自禁」,一時感情激動,便也學著傳說在月下引線穿針,希望自己...
夢寐魂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或稱荇菜。 (7) 寤寐求之:寤,睡醒。寐,睡著。言無時無刻都在追求。 (8) 思服:想念。服亦思念之意。 (9) 悠哉悠哉:思之不已的樣子。悠,長。見「悠哉悠哉」。 (10) 輾轉反側:睡不安穩,翻來覆去。見「輾轉反側」。
遼東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遼東人丁令威離家學道成仙,化鶴返鄉,感嘆城郭如舊,人事已非。見晉.陶淵明《搜神後記》卷一。後比喻久別重逢,感慨人事已非,或表達對鄉土的思念。宋.歐陽修〈採桑子.平生為愛西湖好〉詞:「歸來恰似遼東鶴,城郭人民。」金.王若虛〈還家五首〉詩:「傷心何啻遼東鶴,不但人非物亦非。」也可喻人去世。明.黃哲〈過梁昭明太子墓〉詩:「遼東鶴馭遠,緱嶺鸞笙吟。」
渴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分思念。如:「他一直渴念著家鄉的未婚妻。」也作「渴想」、「渴望」。
猿腸寸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人捉住猿子,猿母悲喚,自擲而死,肝腸寸斷。見晉.干寶《搜神記》卷二○。後以猿腸寸斷指猿悲鳴之極或思念極其悲切。
一串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等地區花色:深紅色、淺紅色、乳白色、粉紅色等花期:全年用途:盆栽、花壇和庭園露地栽培等花語:熱烈的思念、熱情、精力充沛 介紹唇形科(Labiatae )鼠尾草屬(Salvia)的一串紅,為一、二年生的草本植物,其原產於南美洲巴西一帶。在原產地巴西一串紅多作為多年生草本,而在台灣則將其以一年生草花栽培。一串紅開花時燦爛奪目,其花冠和花萼皆為紅色,猶如一串串紅色爆竹高掛於枝梢之上,故有「爆竹紅」一別稱,另外又有人說一串紅乍看之夏婉若女人的紅唇,因而喚其「朱唇」。(註2) 莖一串紅為唇形科的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其一般株高約為...
夢勞魂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睡夢中也無法忘懷。形容思念深切。明.高濂《玉簪記》第七齣:「我媳婦孤身在那方,痛殺我夢勞魂想。」
羹牆見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說堯死後,舜日夜思念,三年之中,坐著便見到堯的影像出現在牆上,吃飯便看到堯的影像出現在羹湯中。典出《後漢書.卷六三.李固傳》。後比喻對先賢前輩的追懷和仰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