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494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陪了夫人又折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計高天下,只教你賠了夫人又折兵。 〔注解〕 (1) 周瑜:西元175∼210,字公瑾,漢末舒人。有文武才,輔佐孫策平定江東,為吳水軍都督,敗曹操於赤壁,拜前將軍,領南郡太守。亦稱為「周郎」、「周公瑾」。 (2) 休誇:不要誇讚。
憲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遵守法制。《禮記.中庸》:「仲尼祖述堯舜,憲章文武。」
不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喪失。晉.杜預〈春秋左氏傳序〉:「西周之美可尋,文武之跡不墜。」晉.袁宏〈三國名臣序贊〉:「體分冥固,道契不墜。」
放浪無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放蕩不羈」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放蕩不羈」係由「放蕩」及「不羈」二語組合而成。 「放蕩」是出自《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東方朔是西漢武帝時文武雙全的傑出人物。武帝即位初年,徵召天下賢良方正和具有文學才能之人,各地士人、儒生紛紛上書應聘,東方朔也在其中。武帝看了東方朔的自薦書後,讚賞他的氣概,就命令他在公車署中待詔,俸祿不多,也得不到武帝的召見。後來因為他臨危不懼,機智應變,不畏君權的作風,被任命為常侍郎、太中大夫,得到武帝的信任。此處是說東方朔上書給武帝,提出耕戰以強國的建議,並且為自己沒有得到應有的官職而申訴。其行文用語可比美商鞅、韓非,「指意放蕩」─語意流暢而不受拘束...
武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勇武有力的人。[例]這位將軍熟諳韜略,文武雙全,卻謙沖自牧,自稱只是一介武夫罷了!
窮兵極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輒稱病不應。虞乃密謀討之,以告東曹掾右北平魏攸。攸曰:「今天下引領,以公為歸,謀臣爪牙,不可無也。瓚文武才力足恃,雖有小惡,固宜容忍。」虞乃止。 〔注解〕 (1) 瓚:公孫瓚(?∼西元199),字伯珪,東漢遼西令支人。曾令烏桓遠竄塞外,又鎮壓黃巾軍有功。後與袁紹相爭冀州,兵敗自焚而死。瓚,音ㄗㄢˋ。 (2) 紹:袁紹(?∼西元202),字本初,東漢汝陽人。曾起兵討董卓,後據河北,與曹操戰於官渡,大敗,發病而死。 (3) 虞:劉虞(?∼西元193),字伯安,東漢東海郯人。董卓為政時,授大司馬,封容丘侯。後討伐公孫瓚,兵敗被殺。 (4) 稟假:俸給與借貸。假,音ㄐ|ㄚˇ,借貸、預支。
將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帥和宰相,亦為文武官員的通稱。《墨子.法儀》:「無法儀而其事能成者無有也,雖至士之為將相者皆有法。」《儒林外史》第一回:「人生南北多岐路,將相神仙,也要凡人做。」
筵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酒席。《三國演義》第一七回:「天子陞殿,會集文武,作太平筵宴。」《紅樓夢》第四三回:「我知道今兒咱們裡頭大排筵宴,熱鬧非常。」
弛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弓弦的放鬆與拉緊。語本《禮記.雜記下》:「張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張,文武弗為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後比喻人事的寬嚴。《文選.傅毅.舞賦》:「小大殊用,鄭雅異宜,弛張之度,聖哲所施。」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論說》:「夫說貴撫會,弛張相隨,不專緩頰,亦在刀筆。」
大專學生集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專學生軍訓教育分為在校軍訓與暑(寒)期集訓,暑(寒)期集訓為男生必修科目,集訓目的在鍛鍊學生健全體魄,陶冶高尚品德,修習戰鬥技能,養成規律生活,為文武合一的教育訓練。民國五十九年實施,九十四年廢止。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