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得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得到權位。《韓非子.難勢》:「今曰堯舜得勢而治,紂得勢而亂。」《野叟曝言》第五九回:「得勢則聚若蠅蚊,失勢則散若鳥獸、甚至賣主求榮者頗多。」
低首下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相似、相反詞3.1 相似詞3.2 相反詞4 4.例句 1.出處 唐‧韓愈《祭鱷魚文》:「刺史雖駑弱,亦安肯為鰐魚低首下心,伈伈睍睍,為民吏羞,以偷活於此邪?」 2.語譯 向人低頭,聽人命令。 3.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 低眉順眼 相反詞 不屈不撓 4.例句 一向驁不馴的他在碰到無法處理的困難時也懂得向人低首下心,尋求協助。
百世流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流芳百世」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三國志》載魏文帝曹丕在甄后過世之後,想要立文德郭皇后,中郎棧潛知道這個消息就上疏說:「歷代帝王治理天下時,因為外有賢臣輔佐,內有賢明的妻子相助,所以國家更加興盛,例如黃帝的元妃嫘祖,舜的后妃娥皇和女英,都是以賢明的美名流傳於世,而夏朝的會逃亡到南巢,是因為寵愛末喜,終日飲酒作樂,又暴虐無道,以致亡國;商朝的紂王,在眾臣面前施行炮烙的酷刑,藉以取悅妲己,導致國家滅亡。由這些例子來看,立皇后應該要謹慎,除了出身世族,更要德性賢淑,能管理六宮,虔誠奉侍祖先,述治女教者。後宮和諧,帝王才能專心治理天下。」後來「流芳百世」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
一木難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獨木難支」之典源,提供參考。 #《慎子.知忠》(據《群書治要.卷三七》引)1>亡國之君,非一人之罪也;治國之君,非一人之力也。將治亂,在乎賢使任職,而不在於忠也,故智盈天下,澤及其君;忠盈天下,害及其國,故之所以亡,堯不能以為存。然而堯有不勝之善,而有運非之名,則得人與失人也。故廊廟之材2>,蓋非一木之枝也;狐白之裘3>,蓋非一狐之皮也;治亂安危,存亡榮辱之施,非一人之力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 (2) 廊廟之材:蓋廊廟的建材。廊廟,指朝廷。 (3) 狐白之裘:用狐腋下的白毛皮所製成的裘,既輕軟又暖和,甚為難得,為世所珍。〔參考...
不學亡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任漢室之寄:指武帝臨終前,囑託霍光輔佐年僅八歲的昭帝。 (6) 摧燕王,仆上官:燕王與左將軍上官密謀殺害霍光,廢帝篡位。東窗事發後,霍光盡誅上官與其黨羽,燕王自盡。燕王,劉旦,漢武帝第四子。仆,傾倒。上官,上官,武帝時為太僕,臨終時又命為左將軍。與霍光為親家,子為驃騎將軍,封桑樂候,孫女為昭帝后,權傾一時,遂與霍光爭權,後因與燕王謀反失敗被誅。 (7) 處廢置之際:指昭帝崩後,欲立武帝孫昌邑王劉賀為帝。劉賀入宮後,行為放蕩淫亂,霍光與群臣力諫太后,廢昌邑王,另立武帝曾孫病已,是為宣帝。廢置,認為無用而擱在一邊。 (8) 擁昭立宣:擁立昭帝及宣帝。 (9) 師保:教輔太子之官職。...
置錐之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禹。 (3) 錐:錐子。 (4) 湯武:商湯與周武王。湯,名履,商朝的開國君主,生卒年不詳。夏無道,湯興兵伐之,放於南巢,遂有天下,國號商,在位三十年崩。武,周武王,姓姬名發,文王之子,生卒年不詳。因商紂暴虐無道,乃率領諸侯伐商,大戰於牧野,敗紂而代有天下,都鎬京。在位十九年崩,諡曰武。〔參考資料〕 《呂氏春秋.離俗覽.為欲》使民無欲,上雖賢,猶不能用。夫無欲者,其視為天子也,與為輿隸同;其視有天下也,與無立錐之地同;其視為彭祖也,與為殤子同。天子至貴也,天下至富也,彭祖至壽也,誠無欲,則是三者不足以勸。輿隸至賤也,無立錐之地至貧也,殤子至夭也,誠無欲,則是三者不足以禁。
眾腋成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計算重量的單位。以二十兩或二十四兩為「一鎰」。〔參考資料〕 《慎子.知忠》父有良子,而舜放瞽叟。有忠臣,而過盈天下。然則孝子不生慈父之家,而忠臣不生聖君之下,故明主之使其臣也,忠不得過職,而職不得過官,是以過修於身,而下不敢以善驕矜守職之吏;人務其治,而莫敢淫偷其事。官正以敬其業,和順以事其上,如此則至治已。亡國之君,非一人之罪也;治國之君,非一人之力也。將治亂,在乎賢使任職而不在於忠也。故智盈天下,澤及其君;忠盈天下,害及其國,故之所以亡,堯不能以為存,然而堯有不勝之善,而有運非之名,則得人與失人也。故廊廟之材,蓋非一木之枝也,粹白之裘,蓋非一狐之皮也。治亂安危,存亡榮辱之施,非一...
附和隨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俗通義.卷二.正失》世之毀譽,莫能得實,審形者少,隨聲者多,或至以無為有。故曰:「堯、舜不勝其善,、紂不勝其惡。」
首施兩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下幸而安樂無事,蚡得為肺腑,所好音樂狗馬田宅。蚡所愛倡優巧匠之屬,不如魏其、灌夫日夜招聚天下豪壯士與論議,腹誹而心謗,不仰視天而俯畫地,辟倪兩宮閒,幸天下有變,而欲有大功。臣乃不知魏其等所為。」於是上問朝臣:「兩人孰是?」御史大夫韓安國曰:「魏其言灌夫父死事,身荷戟馳入不測之吳軍,身被數十創,名冠三軍,此天下壯士,非有大惡,爭杯酒,不足引他過以誅也。魏其言是也。丞相亦言灌夫通姦猾,侵細民,家累巨萬,橫恣潁川,淩轢宗室,侵犯骨肉,此所謂『枝大於本,脛大於股,不折必披』,丞相言亦是。唯明主裁之。」主爵都尉汲黯是魏其。內史鄭當時是魏其,後不敢堅對。餘皆莫敢對。上怒內史曰:「公平生數1>言魏其...
心愜意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豐4>等承順其意,莽輒復封舜5>、歆6>兩子及豐孫。豐等爵位已盛,心意既滿,又實畏漢宗室、天下豪。而疏遠欲進者,並作符命,莽遂據以即真,舜、歆內懼而已。 〔注解〕 (1) 莽:王莽(西元前45∼西元23),字巨君,漢東平陵(今山東歷城縣東)人。孝元皇后的姪兒。先為大司馬,以恭儉收人望,平帝立,元后臨朝稱制,委政於莽,號安漢公。後假禪讓之名,篡漢自立,國號新,法令煩苛,光武起兵討之,王莽兵敗被殺,在位十五年。 (2) 羽翼已成:比喻已得到輔佐的人才,勢力已經鞏固壯大。 (3) 稱攝:自封為攝政王。攝,攝政,代替君主處理國政者。 (4) 豐:甄豐(?∼西元10),西漢人。平帝初,以左...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