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島名。位於南海北部,是構成東群島的主體,行政區劃歸高雄市旗津區,內政部在此設東環礁國家公園。島上有我國海巡署駐守,並設有氣象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脊椎動物哺乳綱食肉目。為生於磧中的狐,身小色白,其腹下毛名天馬皮,在頷下者名烏雲豹,皆貴重。
中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俗稱幽靈蟹、鬼蟹、馬仔、屎蟳、屎蟹,英名Chinese ghost crab。頭胸甲長約可達2公分,寬度比長度要大約10至20%,略呈方形,表面隆起,均勻的密佈細小的顆粒,背甲分區不明顯,前側緣在肝區較不隆起,後胃區具有兩個橫向並排的點,心區和胃區以窄溝分隔。眼眶中間向前凸出,眼眶外齒尖銳的向前方突起,眼柄細長,眼球大,視力佳,行動極為迅速。螯腳左右不等大,掌部與指部側扁,且向內側彎曲,以利於掘,大螯腳的掌部腹面前緣具有1列顆粒狀的發音器,掌節內側平滑,小螯的可動指粗短。步腳長而有力,指端尖銳。身體呈褐色、灰紫色、土黃色至黃棕色,常有明顯的不規則茶褐色和白色相間的雲狀斑紋,會隨日夜而變亮或...
即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雄鳥體色無顯著差異,雌鳥稍淡。眼先黑色,背面褐色,尾上覆羽白色,尾羽末端及中央尾羽黑色,其餘尾羽白色。飛羽暗褐色,外瓣具灰白色羽緣,內瓣具白色寬邊,翼上覆羽褐色,外緣稍淡。腹面灰色,胸部略帶褐色。喙黑色。跗蹠及趾黑色。
作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捏聚成飯團。比喻白費心力。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七.如是我聞》:「然則與此輩論交,如摶作飯矣。」
漠化作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凡漠情況面積持續擴大,侵入到原先並不是漠區域的現象即稱為漠化作用。漠情況面積增大可能是因為天然的原因,如一再重複出現的乾旱;也可能是因為人類的活動而造成,如人類過度的放牧、不當的農業、大量的砍伐森林及浪費的利用水資源等。事實上,今天全球的漠化作用已不是單一原因所能解釋,它其實是人類在已有乾旱徵兆的地區再從事更加破壞土地生產力的活動所致。通常漠化作用最嚴重的地區都位於現在漠的邊緣地帶,如撒哈拉漠南緣的黑爾(Sahel)地區,(參見『黑爾』);但也不一定完全如此,如1930年代北美大平原的塵暴中心(Dust Bowl)就不在漠邊緣(參考塵暴中心)。
  漠邊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白色的。唐.李白〈題宛溪館〉詩:「白留月色,綠竹助秋聲。」
3.鄉鎮名。參見「白鄉」條。
曾母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群島中最南端的一群暗。由曾母暗、立地暗和亞西暗所組成,為我國領土的最南點。
地牛尾魚(地繸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Thysanophrys arenicola (Schultz, 1966)
從魚體背面觀,頭與軀幹部較一般牛尾魚類寬闊;頭部棘稜明顯,前鰓蓋骨有3短棘,最下一棘弱微退化,間鰓蓋骨無皮膜。眼眶骨之前緣有2枚向前的棘,眼下方橫列5棘刺。眼睛虹膜上半部為樹枝形,下半部微凹,眼間隔寬。體為棕色,其上佈滿褐色石狀斑紋,第二背鰭、胸鰭及尾鰭有黑褐色小點散布,體型不大,常見約15~22公分。
西太平洋海域,包括日本、台灣及馬歇爾群島。
分布在水深15公尺左右的淺海域,喜棲息於有海藻叢的泥底質上,底棲肉食性魚類,通常埋沒於泥砂中,露出雙眼巡視過往獵物,並迅速張開大口吞食,其體背花紋擬態砂地狀,不易被敵人與獵物發現。
不常見的種類,無經濟價值。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鮋目(Order Scorpaen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牛尾魚亞目(Suborder Platycephal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牛尾魚科或鯒科(Family Platycephalida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僅四縣用,海陸為「濛煙」。霧。例:濛煙恁大,你駛車仔愛較細義兜仔。(霧氣這麼重,你開車時要小心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