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2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學校衛生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血友病、癌症、精神病及其他重大傷病之學生,應加強輔導與照顧;必要時,得調整其課業及活動。第13條(防及監控措施)  學校發現學生或教職員工罹患傳染病時,應會同衛生、環境保護機關做好防及監控措施;必要時,得禁止到校。  為遏止學校傳染病蔓延,各級主管機關得命其停課。第14條(預防接種)  學校應配合衛生主管機關,辦理學生入學後之預防接種工作。  國民小學一年級新生,應完成入學前之預防接種;入學前未完成預防接種者,學校應通知衛生機關補行接種。第15...
儺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祭祀儺神時跳的舞。目的在於驅鬼逐。舞者頭戴面具,手執兵器,表現驅鬼捉鬼的內容。
失所流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漢書.卷八三.薛宣朱博傳.薛宣》朕既不明,變異數見,歲比不登,食廩空虛,百姓飢饉,流離道路,疾死者以萬數,人至相食,盜賊並興,群職曠廢,是朕之不德而股肱不良也。 2、「失所」:#漢.李陵〈與蘇武〉詩三首之一(據《文選.卷二九.詩》引)1>良時不再至,離別在須臾。屏營衢路側,執手野踟躕。仰視浮雲馳,奄忽2>互相踰3>。風波4>一失所,各在天一隅5>。長當從此別,且復立斯須。欲因晨風發,送子以賤軀。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三國志.卷一二.魏書.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何夔》。 (2) 奄忽:倏忽、忽然。 (3) 踰:越過、超過。 (4) 風波:被風所播蕩。 (5) 隅:角落。...
傷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沙門氏傷寒桿菌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潛伏期約為兩周,症狀為發燒、頭痛、發冷、腹痛、便祕或腹瀉、脈博緩慢,甚至出現肝脾腫大、胸腹部有玫瑰疹等病症。可能引起腸胃出血、肺炎等併發症。[例]傷寒為法定傳染病,每年定期接種苗可有效預防。 △腸傷寒
疹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俗稱麻疹。如:「小孩子出了疹子後,就可以終生免。」
水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由濾過性病毒引發的急性傳染病。通常經由接觸或飛沫傳染,潛伏期約二至三週,症狀為出泡疹、發燒、全身無力、食慾不振等。流行季節約在初春,以二至六歲的幼童較易感染,病癒後具有終生免力。也稱為「水花兒」。
伯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神話傳說中的大鬼。所到之處,瘟叢生。《楚辭.屈原.天問》:「伯強何處?」漢.王逸.注:「伯強,大厲鬼也。所至傷人。」
胸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角錐形的淋巴器官。位於胸骨後、心臟前的上縱膈腔。胸腺組織分為皮質和髓質兩部分,主要由淋巴細胞和上皮細胞組成。自胸腺成熟的淋巴細胞為T淋巴細胞,可參與免反應或調節B淋巴細胞產生抗體。幼年時期如切除胸腺,其免系統將有缺陷,容易感染甚至導致死亡。青春期之後,胸腺逐漸萎縮。成年後,胸腺不再具有生理功能。
侲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代在驅逐鬼儀式中,選來逐的童子。《文選.張衡.東京賦》:「侲子萬童,丹首玄製。」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祝盟》:「侲子驅,同乎越巫之祝。」
屠蘇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酒。以屠蘇、山椒、白朮、桔梗、防風、肉桂等藥草調製而成。相傳於陰曆正月初一,家人先幼後長飲之,可避邪、除瘟。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正月》:「於是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進椒柏酒,飲桃湯,進屠蘇酒。」也稱為「屠蘇」、「酴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