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2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50.001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澎湖文化局演藝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機構。其演藝廳於西元1981年啟用。舉辦具學術、教育性之戲劇、音樂、舞蹈、電影及演講等活動。對外開放租借。地址:澎湖馬公市中華路230號。
蕉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位於廣東省梅北部,東北與福建省交界。城踞蕉嶺之上,故稱為「蕉嶺」。客家人多分布於此。產綠茶、亞熱帶水果及鐵、錳等礦產。
於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位於浙江省境西北,天目山南麓。秦鄣郡地,漢置於朁,東漢改為於潛,三國吳以後因之。今大陸地區已將本廢去,改併入臨安市。
晉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晉江入泉州灣之口。海岸曲折多港灣,貿易頗盛,農產以稻米、甘薯等為主。
當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位於安徽省境之東,蕪湖東北,瀕長江東岸,京贛鐵路經此。
大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位於雲南點蒼山、洱海之間,為滇西名勝區,並為雲南西部軍事及政治上的中樞。漢置葉榆,東漢稱「楪榆」。唐時南詔都此,宋、元時為大理國,明稱「太和」,民國初年改稱「大理」。
寶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位於陝西省西南,渭水北岸,隴海鐵路經過此地。此地在古代因有陳寶雞鳴之瑞,故稱為「寶雞」。西南有益門鎮、大散關、煎茶坪,因此是控制川、蜀的要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省城或本以外的各。如:「外市人民不在此限。」
  「五四」學制係指小學五年、初中四年的學制。山東諸城的「五四」學制試驗始於一九八四年秋季,到一九九○年,全八百二十九所小學、六十六所初中全部由「五三」學制改為「五四」學制,一九九三年完成初中改制。
  諸城的「五四」學制試驗是一項綜合性整體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調整教學計畫,改革課程設置。其措施包括:控制每週的教學總時數;增加學生自由支配的時間和課外活動時間;加強語文、數學、外語三門基礎學科;確保音樂、體育和美術科目的教學時間;增加勞動技術課時間;提前開設物理科(初二)、化學科(初三),控制教學進度,分散難點。2.改革教材與教法。其措施包括:選用試驗教材;...
  廣西橫於一九八七年確定為大陸地區首批農村教育綜合改革賞驗之一。
  橫農村教育整體改革,從改良管理體制入手,建立了「政府統籌、分級辦學、聯合興教、分工管理」的教育管理體制和「科學決策、統籌計畫、分工執行、評估督導」的運行機制。在全建立、鄉、村三級成人教育培訓網絡:職業中學根據當地資源和市場需要,形成人才培養、技術推廣、生產經營一體化的面向農村與市場的實體;在農村建立「燎原計畫」輔射點,和農業、科技部門聯合指導和幫助調整產業結構,推進農村經濟的發展。
  作為整體改革之重要內容的職業技術教育在各個層次全面施行。其措施有:小學三年級到高中三年級的教學中滲透職業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